山居詩 其一二
言行相應宜此地,空談大隠也無端。
升沈岐路非他得,生熟根機且自看。
瞋火微煙還漸息,貪泉余潤亦消干。
平生正直須甘取,虛幻門中莫自瞞。
言行相應宜此地,空談大隠也無端。
升沈岐路非他得,生熟根機且自看。
瞋火微煙還漸息,貪泉余潤亦消干。
平生正直須甘取,虛幻門中莫自瞞。
言行一致才適合居住在這山中,只空談自己是大隱而無實際行動毫無意義。人生的升降沉浮之路不是別人能左右的,自身根性的成熟與否要自己去審視。憤怒的小火苗漸漸熄滅,貪婪的欲念也消除干凈。一生為人正直就應坦然接受,不要在虛幻的世界里自我欺騙。
大隠:指真正的隱士。
升沈:即升降,指人生的得意與失意。
根機:佛教語,指人的根性和根器。
瞋火:佛教語,指憤怒的情緒。
貪泉:傳說廣州有貪泉,人飲其水會變得貪婪。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隱居山中時,對人生和修行有所感悟而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言行不一、追逐名利的現象,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言行一致、正直為人,摒棄不良情緒和欲望,不自我欺騙。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道理深刻,體現了詩人的人生智慧和修行感悟。
飛舄朝天云作路。長安近、更無程數。梧竹當年,絲綸弈世,咫尺鳳池平渡。青眼相逢何太暮。眉黃透、卻愁君去。官事無多,豐年有暇,莫負賞心佳處。
塵滿南冠歲月深,暫移一室倚旃林。天憐元是青山客,分與窗根兩樹陰。
黃裳元吉縱金風。擊疏桐。退殘紅。萬物歸根,祖意證圓空。兀兀時當明西令,黃菊綻,秋香滿玉叢。登高圣會興無窮。燕金翁。聚仙童。爽氣盈襟,沉寂內靈通。高傲無為真自樂,顯本體,振巍巍,萬古雄。
隔溪楊柳絲絲綠,比妾心情少日時。待得楊花逐流水,此時妾意有誰知。
萬里惠州去,旅情應獨傷。暮云牛嶺暗,秋草雁池荒。古跡懷蘇老,清吟和李綱。遙憐蠻聚落,從此識甘棠。
沙岸深穿石徑幽,橘梢藤刺翠相樛。孤村路出荒垣近,十畝陰蟠古木稠。樵彴半灣松崦腳,水樁遙響竹棚頭。息肩少狎群鷗坐,不覺涼生兩袂秋。
鄭太守,民所依,去年憂水今憂饑。三年憔悴守端溪,民寒有絮饑有糜。坐令闔郡無瘡痍,一硯不持今古師。鄭太守,民所依,愿爾朝天及早歸。
歲月頻收積,丹房藥品多。三枝并九節,物物起沉疴。
睡馀飯飽,窗下臨章草;學習毛書、文件了,又理野狐禪稿。前賢著意區分;新詩信口胡云:忙個一天到晚,這番真是閒人。
柳風橋畔驚鴻影,洗盡鉛華骨里馨。秋意微來衫袖薄,新陽初上水天青。半塘雪藕花尤盛,數盞香茶語未停。離合悲歡皆不管,西風起處淡然聽。
元宵踏月月如銀,士子焚香拜圣人。道遇女郎走百病,南關燈火一時新。
藏身處,沒蹤跡,浩意融時誰辨的。沒蹤跡處莫藏身,驀移步處妙難尋。枯根石里花明秀,劫外威光密密新。
寒硯敲冰帶淚磨,故園消息近如何?老妻不信愁深淺,歸日應憐白發多。
水滿平湖香滿路。繞重城、藕花無數。小艇紅妝,疏簾輕蓋,煙柳畫橋斜渡。恣樂追涼忘日暮。簫鼓動、月明人去。猶有清歌,隨風迢遞,聲在芰荷深處。
魚須翠碧都拋卻,重糈今居卜隱中。門外有來能握粟,為渠滿意說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