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平江宿凈住寺二首 其二
洞渺云深客到稀,野僧三五自相依。煙消竹徑陰連屋,雨過苔階綠染衣。白日正長山鳥弄,紅塵不到野花飛。偶因領得園林趣,醉倒東風不記歸。
洞渺云深客到稀,野僧三五自相依。煙消竹徑陰連屋,雨過苔階綠染衣。白日正長山鳥弄,紅塵不到野花飛。偶因領得園林趣,醉倒東風不記歸。
岧岧白楊樹,上有悲風鳴。夕陽下衰草,荒隴亦已平。送君出城郭,愴恍難為情。朝辭親舊去,夕與野土并。鬼車中夜嗥,天高月復明。漠漠林煙霏,涓涓野水清。賢達信難免,念此心骨驚。幾見陳死人,復得還家行。古今迭相送,生存空負名。
東風吹送世閒塵,
斜日消凝洛下春。
誰料馬蹄成怪事,
旁觀自有豫知人。
盡日帆檣繞亂山,竇江還隔幾層灣。當官舟子惟兩個,臨水人家只半間。雨暗蘆花秋淅瀝,霜凋楓葉晚斑斕。高州別駕何情緒,猶有新詩獨夜刪。
浮丘叔,浮丘丈人同一目。撤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擔一束。
倚花傍月。花底歌聲徹。最好月篩花影,花月浸、香奇絕。雙溪秋月潔。桂棹何時發。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說。
長日煙霞伴睡
中宵水月開扉
借問王孫何事
芳草萋萋未歸
上人草堂風物清,秖言陽羨是青城。
誰知習隱孤峰下,猶有懷鄉萬里情。
坐石翻經延月上,臨流曳杖看云生。
幾時卻汎吳江棹,來聽松門澗瀑聲。
方驚匹練橫,
忽駭群羊散。
縱使踣蒼崖,
老禪唯解看。
有客過我嵩東屋,手里瑯玕開一幅。何意瀟湘墮我前,幽軒十竹空搖綠。
想當兔穎翻墨池,嫩葉新梢出片時。籠煙蓄雨飽潤色,吟風弄月呈幽姿。
絕谷泉凝冰礪節,獨石崖枯霜斗潔。化龍老干橫葛陂,棲鳳高枝拂丹穴。
繁陰翠影久不收,耳邊似聽鏘琳球。開徑何須納裘仲,斸苔卻笑種王猷。
湖州逸氣坡翁賞,遺楮尺竿觀數丈。東吳少卿風格妍,西番一枝金十兩。
古今能者曾幾人,心與竹契乃入神。種竹漫山不解寫,此君遺恨造物嗔。
此圖傳自盱江曲,少卿家法韻不俗。披圖人對六平山,坐覺清風生嶰谷。
息雞草長綠離離,
織薦裁簾事事宜。
騕裊經過渾不顧,
可憐班固未全知。
九變之時。下人黃泉正地柱。開辟天地施地戶。四氣非陽立冥所。雖有人民不能語。吾入身中施六府。脅為傍通心為主。從此以來能言語。尊卑大小有次緒。萬天稱傳道為父。
寒愁渾不寐,城鼓四更分。夜久風銷燭,天陰雪打門。
鄉關千里隔,宮闕九重尊。惆悵絲綸舊,清江有釣緡。
掩空晝。記款雁弦詩,呼蛩絮酒。奈蓬蒿徑悄,西風漸非舊。屏山影里珠塵散,不獨斜陽瘦。近黃昏、月蛻虛廊,煙蟠廢甃。寂寂暮寒驟。剩敗葉侵階,冷蘿垂岫。問訊青琴,梅邊斷腸否。十年贏得西州淚,門外重回首。更無聊、數盡昏鴉暝柳。
靈云卻解見桃華
老眼如今冷淡些
拈卻面前案山子
柱門路直不橫斜
追風歸似鐵,留跡向山深。神力猶訶護,苔痕不敢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