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著作之濠梁
謝客乘軺去,清和景物初。
淮流宜映月,濠上好觀魚。
吏事應微撓,吟情自有余。
偏州莫留滯,東觀待繙書。
謝客乘軺去,清和景物初。
淮流宜映月,濠上好觀魚。
吏事應微撓,吟情自有余。
偏州莫留滯,東觀待繙書。
謝客你乘坐著輕車前往濠梁,此時正值清和的初夏時節。淮河的水流適合映照明月,濠水邊上適宜觀賞游魚。處理政務或許會有些許煩擾,但你吟詩抒懷的興致必定綽綽有余。不要在這偏遠的州郡長久停留,東觀還等著你來翻閱書籍呢。
軺:古代輕便的馬車。
清和:農歷四月的別稱。
濠上:濠水之上,此處指濠梁,在今安徽鳳陽,是莊子與惠子觀魚論辯之處。
微撓:稍有煩擾。
偏州:偏遠的州郡。
東觀:漢代宮中藏書之處,后泛指國家藏書的地方;繙書:即翻書,指從事著述、校書等工作。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謝著作要前往濠梁任職,詩人寫詩送別。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與謝著作關系較好,對其才能較為認可,希望他在任職之余能保持才情,日后回到學術工作中。
這首送別詩主旨明確,既表達送別之情,又展現對友人的關懷與期許。詩中巧妙融合了自然景色與人文典故,語言清新,意境閑適,體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在送別詩中有一定特色。
徙倚津橋上,蒼涼樹幄中。
江云數峰黑,山日半規紅。
菖葉深依水,蘭苕迥得風。
雩壇春服就,歸思羨沂童。
槿戶茅齋雅自便,京華風味入新年。
樓臺冷落收燈夜,門巷蕭條掃雪天。
病酒不聞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靜習閑中趣,欲問林僧結凈緣。
結廬深山頂,遂懷安隱心。
安隱如之何,道勝塵慮沈。
青霞白云致,茂樹修竹陰。
翛然北山上,令人思重尋。
高躡五云堆,平看萬象開。
樵風溪路遠,華雨梵天來。
剎倚三峰直,鐘傳萬壑回。
叨陪上方燕,依約近中臺。
錦邑罷鳴琴,歸涂指上林。
柳鞭饒醉折,山館勝游吟。
清譽時苗犢,離悰望帝禽。
明庭趨覲日,優績簡宸襟。
回鱗抱雙蒂,倒鳳吐丹榮。
冰宇寒生暈,風疏動有聲。
燼垂金藕細,影透玉荷清。
斗帳依東壁,誰人夢不成。
勝跡傳來不記來,昔聞嘗駐漢神仙。
碑因蘇蝕無完字,址為藤迷失舊阡。
巖屋鐙懸松外月,石??香散竹間煙。
翻思谷穗遺人日,陳跡寥寥一惘然。
又負空囊出,都城難久居。
西風隨雁急,寒柳向人疏。
野宿燈分燒,船齋磬動魚。
如逢北來客,應寄社中書。
春半朱航拂水輕,季珪佳邑得時英。
民淳定見蹊田默,歲稔仍占射的明。
太史舊游書穴邃,右軍殘跡墨池平。
何妨公外尋僧社,琴鶴相隨雅有情。
風煙古上饒,屬邑寄山椒。
仇覽同棲棘,陶潛共折腰。
安輿方就養,黃綬豈辭遙。
善績青箱業,興廉有漢條。
一生不得文章力,欲上青云未有因。
圣主不勞千里召,嫦娥何惜一枝春。
鳳凰詔下雖沾命,豺虎叢中也立身。
啼得血流無用處,朱衣騎馬是何人。
秋意不自適,況復登河梁。
眷言送歸客,徙倚見斜陽。
雜珮解席上,斑騅嘶路傍。
風云感素節,弦管思清商。
菊殘余老蕊,蕙晚非新香。
何以致叩叩,臨行持一觴。
一葉春王拆瑞筇,八齋西省夕香濃。
多年不宿金閨署,半夜再聞長樂鐘。
卻展舊編探史漢,更慚高步接夔龍。
十思三省無荒豫,千載亨辰豈易逢。
筑居喜物外,披逕窮木末。
層阜繞襟帶,澄江見毫髪。
芬芬山蜜熟,決決春泉活。
林梢閃猿隕,石罅愸銜月。
坐長百慮寂,望遠孤興發。
何必較萬殊,吾自師吾達。
都督再臨橫海鎮,集仙遙輟內朝班。
清風又振東南美,好夢多親咫尺顏。
坐嘯樓臺凌皓月,行春鼓吹入青山。
太平天子尊耆舊,八十王祥未賜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