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靖公挽詞
公為蒼生慟,私還哭所知。名成歸老日,功在薦賢時。風采山中杖,文章海內碑。向來參謁地,風動古槐枝。
公為蒼生慟,私還哭所知。名成歸老日,功在薦賢時。風采山中杖,文章海內碑。向來參謁地,風動古槐枝。
為報韓仇奮一椎,
副車雖誤亦雄哉!
淮陰也是韓王后,
何用當時躡足來。
深院靜。風飐落花紅不定。墻東月下秋千映。玉驄一去成孤零。愁誰證。說來但與鸚哥聽。
一百五。多少龍蛇原上土。棠梨風急紅無主。朝來寂寞輕煙縷。垂楊舞。秋千掛在鶯啼處。
六詔民風古,街頭夜半眠。地高無暑氣,冬暖勝春天。
金碧山含雨,昆明灰帶煙。不亂蹤跡遠,攬轡自怡然。
乘時起淮甸,幼子伴龍眠。單騎來開國,孤忠能補天。
功高盟帶礪,名重上淩煙。遺澤千年在,吳南共儼然。
水清魚自躍,沙暖鷗爭眠。一望凝無地,孤舟似上天。
光搖彭蠡月,波壓洞庭煙。憂樂江湖意,臨流亦快然。杰閣隱溫泉,臨流倦欲眠。清含云外影,春在水中天。大塊渾無跡,洪爐暗有煙。知君豪杰士,高詠自超然。
赫日輝輝耀太空,樓船避暑暫掀篷。山連荊楚云無限,江合瀟湘水未窮。兵法不踰刑賞外,邊塵須靜笑談中。漢家平定論功次,獨有蕭何功最豐。
遠統王師為剪兇,廣人何慮報邊烽。已看諸將籌多算,更喜同寅肯協恭。寶劍有芒曾指日,輶車得路似追鋒。三苗從此應懷化,定見梯航九譯重。
春色平分五日前,椿堂初度慶希年。鸞書久拜山中相,鶴發真成地上仙。膝繞錦袍顏似玉,門迎珠履酒如泉。宦游不得逢嘉會,遙祝遐齡定八千。
立岸風大壯,
還舟燈小明。
八十長年閱歷多,桑田滄海幾經過。
若能重數平生事,與爾揮毫一放歌。
三徑蓬蒿應不改,五陵裘馬竟如何。
相看只隔前溪水,倚杖時來理薜蘿。
中華天啟帝王都,
其奈曾經亂五胡!
南戒走完行北戒,
河山還屬漢家無?
念郎南行在桂林,
蠻風瘴雨眾毒侵。
室家團欒第一樂,
愿郎早歸無久淫。
垂簾復辟身俱穩
送呂迎章話又新
瞞得庭中相泣者
難瞞屏后竊聽人
江城蕭颯起金商,塵海萍蹤思渺茫。
萬里間關成夢鹿,十年留滯嘆亡羊。
白云嶺外家鄉遠,青草湖邊客路長。
孤舫與君談繾綣,夜深燈火下維楊。
太虛茫茫星吐精,仰觀何托觀群星。三垣高居列宿拱,七曜以次升天庭。
觀星之臺自此筑,古器森立交崢嶸。吐吞日月孕精氣,異采煥發堅光凝。
夏官歷歷親示我,法象粗得知其名。渾天最古位居右,西洋測景開皇清。日躔月次分杪忽,相風高尺晴空橫。
憶從虞后在玉衡,子來繼詠靈臺成。狂秦亂紀失遺法,漢更七帝銅儀興。遞相精核迄元代,人巧上與天工并。
真收萬象入指掌,豈比露盤承六莖。緣何末造不能守,往來再徙歸燕京。
昔聞王孫論九鼎,雖小亦重大或輕。鑄金象物尊尚爾,況為于穆圖真形。何以守之德是憑,惟皇得一符清寧。
由來混沌鑿無功,
羨爾玲瓏穴竅通。
石若無情不易老,
祗今一個白頭翁。
蕊珠宮女夜回鸞,一色流蘇玉作團。琪樹想從天上見,瓊花曾向月中看。當場蹴起三春暮,信手圍來二尺寬。卻怪朝來萬蝴蝶,隨風飛舞碧闌干。
蕊珠宮女夜回鸞,玉琢流蘇滿畫闌。偏稱彩絲懸晝影,錯教羅襪立春寒。翠云欲墜風扶起,粉蝶交飛雪作團。卻笑美人驚墮馬,瓊花不數廣陵看。
千載遼東鶴,
雙飛葉縣鳧。
應憐塵世里,
無地著臞儒。
峽自夷陵束,江從白帝懸。
兩崖如劍立,百丈入云牽。
石出疑無路,云開別有天。
往來頻陟險,千里正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