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參軍往龍溪
龍溪只在龍標上,
秋月孤山兩相向。
譴謫離心是丈夫,
鴻恩共待春江漲。
龍溪只在龍標上,
秋月孤山兩相向。
譴謫離心是丈夫,
鴻恩共待春江漲。
龍溪就在龍標上游之處,秋天的月亮與孤山兩兩相對。被貶謫而分離要有大丈夫的胸懷,我們一同等待浩蕩皇恩如春江之水上漲。
龍溪:地名。
龍標:地名。
譴謫:貶官放逐。
鴻恩:大恩,這里指朝廷的恩澤。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譴謫’可知,當時友人崔參軍被貶往龍溪,詩人寫詩送別。在古代,被貶是仕途挫折,詩人在送別時既感慨友人遭遇,也希望友人能重獲朝廷重用。
此詩主旨是送別被貶友人,鼓勵其振作。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積極向上。在送別詩中,以勸慰鼓勵為基調,有一定獨特性。
殘月黃昏。看花搖幽砌,風遞微涼。無言當薄暮,小立怯空廊。情滴滴,淚雙雙,縮地竟何方。望眼穿、山遙水杳,人遠天長。推心知好難償。記臨歧數語,回首神傷。新愁偏疊疊,舊事夢茫茫。魂已斷,意難忘。轆轤百回腸。諒此恨、人間誰解,稽首慈航。
照月槐影碎,吹風柏聲繁。悠悠此時心,可樂不可言。
知君名在七真中,我亦曾經訪絳宮。不信昆崙丹洞里,向來燒鍊火猶紅。前日桃花路口分,自言采秀入閒云。海天漠漠正東望,一鶴飛來疑是君。
半輪璧月麗中天,影逼今年憶去年。金粉醉高山爛漫,軒車逐笑路蹁躚。難將好夢留蝴蝶,空把閒情送杜鵑。玉體未寒香未散,那堪一火吊寒煙。
木落波始寒,云山互重掩。黃葉滿村居,歸鴉沒殘點。平野迥寒蕪,寥寥秋懷澹。閉關窮林中,犖確畏徑險。賢達與憃愚,何者且知勉。盛年各有待,努力貴自勉。
是春魂一縷,銷不盡;又輕飛。看曲曲回腸,愁儂未了,又待憐伊。東風幾回暗剪,盡纏綿、未忍斷相思。除有沉煙細裊,閑來情緒還知。家山何處為春工?容易到天涯。但牽得春來,何會系住,依舊春歸。殘紅更無消息,便從今、休要上花枝。待祝梁間燕子,銜他深度簾絲。
長短丹楓道,高低白雪枝。奚如肩古帙,駿尾束紅絲。閨月能通夢,邊烽易入詩。因思誇官日,是我見朝時。策蹇迎霜去,沖風逆雁行。夢中呼小玉,甕底拜荊卿。驛路聽塘報,寒冬怯水程。預知廷對策,多半是談兵。
何事不驅蚊,癯然床下身。傷膚非所懼,所懼去傷親。
閑話成賢,數往事、了無休歇。曾飽聽、梵鐘耶贊,緬懷芳烈。櫻口常攜玄武槳,琴心每賞梅庵月。德風亭、南接六朝松,幽情切。老都講,頭如雪。新志乘,字難滅。又沙坪寄旅,抱持殘缺。魚鹿峽通江漢水,鴛鴦橋繼成吳血。愿雞鳴、風雨趁同舟,還京闕。
花開的皪固難知,舊識黃州副使詩。政使盡開能爾盛,孰知將吐乃為奇。
西風連日急,夜冷過春三。淰淰云陰合,冥冥雨色酣。水深將爛麥,暖至或蘇蠶。衣食關民命,天應慰不堪。
云山疊疊樹高低,景色蒼茫望欲迷。江上有舟人蕩槳,林間無路石成蹊。柴門晝掩車塵杳,茅屋春來野鳥啼。昭代徵賢勤束帛,高才未許學幽棲。
柏寢閉何時,瑤華自滿枝。天清凝積素,風暖動芬絲。留步蒼苔暗,停觴白日遲。因吟茂陵草,幽賞待妍詞。
前村落葉盡,深院桂花殘。此夜初冬節,從茲特地寒。
棘圍戰罷笑歸來,一寸功名心已灰。白鶴何年歸洞府,夕陽影里野猿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