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晴風吹暖枝頭雪。露華香沁庭中月。
屏上小江南。雨昏天際帆。
翠釵香霧濕。側鬢云松立。
燈背欲眠時。曉鶯還又啼。
晴風吹暖枝頭雪。露華香沁庭中月。
屏上小江南。雨昏天際帆。
翠釵香霧濕。側鬢云松立。
燈背欲眠時。曉鶯還又啼。
晴日暖風消融了枝頭積雪,露珠香氣浸潤了庭院明月。屏風上畫著江南景色,煙雨迷蒙中天邊有孤帆。翠釵被香霧打濕,鬢發蓬松地斜立著。在燈影背后正要入睡時,清晨的黃鶯卻又啼叫起來。
晴風:晴朗天氣里的風。
露華:露水。
屏:屏風。
翠釵:翡翠發釵。
云松:形容頭發蓬松。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在一個靜謐的夜晚,看到室內外景色,有感而發,或許也寄托了其對江南的向往或內心的愁緒。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主人公的孤寂愁緒。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細膩筆觸描繪景與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婉約詞的特色。
青脊?驢子,平生能苦辛。疾行雖后馬,遠到亦如人。芻秣豈云薄,衰遲寧久馴。從今臥春草,飲龁是天真。
鼓炮三聲畢,弓刀十隊齊。黑云驅雁入,駿馬雜人嘶。氣到驚心短,頭因下淚低。亦知前更甚,無奈自凄迷。
五月黃梅肥,終朝密雨微。綠苔侵竹閣,潤氣裛人衣。背隴沾牛去,銜蟲濕燕歸。高山發瀑水,夜漲入吾扉。
青冥如鏡,倩何人曾浣?幾許纖云漫舒卷。御秋風、飛上千丈峰頭,憑招得、蒼莽層巒入眼。清游思舊約,卅載年華,迢遞關山獨行遍。勝日喜歸來,仿佛飛花,驚回首、霜林盡染。但紅葉如詩一枝留,待夜雨西窗,燭花還剪。
庭前啄草又銜花,入戶穿簾側復斜。飛向梁間相對語,曾無誤入別人家。
濯錦江頭煙水綠,相思萬里人如玉。瑤琴別后不曾彈,今朝才理將歸曲。
曩時威鳳覽輝初,獨對丹霄聳萬夫。千載阜陵嗟見晚,百年喬木有神扶。只將囊底安江左,不見天中運斗樞。圣主恩深臣命薄,悔今強敵尚逋誅。
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鸞凰,誰似鸞凰。石榴樹下事匆忙,驚散鴛鴦,拆散鴛鴦。一年不到讀書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燒香,有分成雙,愿早成雙。
老去為農谷口田,五湖煙雨正茫然。于飛柳下振振鷺,欲墮波間跕跕鳶。試聽滄浪才和曲,再觀秋水就名篇。青山不厭頻來往,耐可張融只住船。
萬馬喧喧踏曉霜,群星隨月送恩光。書生遭際真多幸,圣主掄收亦片長。執法舊雄專席選,提封應盡百蠻鄉。從前細檢名賢跡,匡濟無如六事章。
簇簇上來,卻之不回。簇簇下去,留之不住。于斯立片時,瞬目不揚眉。
晴巒洗出,猿鶴徵煙駕。卅里松風綠無罅。磴縈回,一片琴筑聲中,筇杖底,歷歷萬峰高下。平生丘壑愿,老去無心,來了看山廿年債。踏破亂云堆,直上蒼寒,都一洗胸中蒂芥。算登高能賦我何堪,待喚取荊關,為渠圖畫。
直道何曾較尺尋,昔賢垂范到斯今。皋謨勉勉歌元首,說誨言言沃朕心。幸遇千齡開圣治,頃塵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難報,盥誦新詩愛助深。朅來林下破天慳,要使明詩見一閑。齒屐印苔春縱步,頸壺蒸粟晚加餐。夢魂飛到味書閣,世路牢封函谷關。翻笑醉翁猶未醉,黃金白鬢詫腰環。
江流澎湃處,一曲是官衙。小邑城三里,荒垣市幾家。斗湖曾載月,浪柳也吹花。局蹐真如繭,能禁念若耶。
同聲自相應,體質不必齊。誰知賈人鐸,能使大樂諧。鏗鏘發宮徵,和樂變其哀。人神既昭享,鳳鳥亦下來。豈非至賤物,一奏升天階。物情茍有合,莫問玉與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