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
煙澹澹,雨蒙蒙。水溶溶。
帖水落花飛不起,小橋東。
翩翩怨蝶愁蜂。繞芳叢。戀馀紅。
不恨無情橋下水,恨東風。
煙澹澹,雨蒙蒙。水溶溶。
帖水落花飛不起,小橋東。
翩翩怨蝶愁蜂。繞芳叢。戀馀紅。
不恨無情橋下水,恨東風。
煙霧淡薄,細雨蒙蒙,河水緩緩流動。緊貼水面的落花飛不起來,在小橋東面。蝴蝶和蜜蜂似含哀怨,在花叢中飛舞,眷戀著殘余的紅花。它們不怨恨橋下無情的流水,只怨恨那無情的東風。
澹澹:形容煙霧淡薄。
溶溶: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帖水:貼近水面。
馀紅:殘余的紅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可推測是作者在暮春時節,目睹春光消逝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傷春惜春。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細膩描繪暮春之景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花間詞對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細膩刻畫。
剡藤湘竹巧裁將,珍重瑤華出尚方。四海清涼初拜賜,一時懷袖總生光。最憐明月難捐棄,即有仁風可奉揚。真覺自天題處濕,墨痕狼藉露華香。
武陵看花處,二仲得相聞。雨白閩天合,山青越徼分。書聲散秋瀑,翰墨染春云。府檄何年事,猶馀猿鶴群。
分根昔日向東籬,種近羲之洗硯池。幾度偶澆池上水,花開朵朵墨淋漓。
白菊偏宜素發,青山只對蒼顏。咽罷秋香滿腹,風吹不到長安。
欲窮根本析毫芒,長夜爭如兩舌長。窗下洞庭八百里,不知神思到何方。
天教老子不空回,船泊山根雨頓開。歸去江西人問我,也曾一到惠山來。
問族王孫貴,名家理學宗。黔江初振羽,稷下晚疏封。馀澤流忠孝,隆恩賁始終。西山春草合,無地躡仙蹤。
關頭明月古今情,樹引涼飆夜有聲。土木未忘巡正統,封疆無復問開平。霜迎狼纛秋臨祭,風偃龍祠歲守盟。此日廟謨爭畫一,空談莫遣誤書生。
紙帳更長月影孤,梅花清夢繞西湖。左思才擅三都賦,諸葛名成八陣圖。漢殿丹青俱寂寞,吳宮花草易荒蕪。白頭杜老謀生拙,卻道儒冠解誤儒。
杳杳盤云似不通,雨苔分綠斷行蹤。只應送客聯游騎,踏破殘花幾處紅。
冒曉促歸程,嵐霏是沁城。路隨流水去,人入亂山行。澗底春冰滑,厓陰凍雪明。鶯花南國近,深慰客途情。
自愛江頭著雨蓑,山光倒染鴨頭波。蠻商即似天上下,打鼓向人帆側過。
家學開皇紀,淑聲通德門。內朝班早貴,中壸譽尤尊。聞說百年事,扶攜兩世孫。從夫得文伯,萬古姓名存。寒日明丹旐,流塵暗綵衣。那知長夜去,無復逝川歸。方士言終誤,神丹事已非。出門尋吊客,惟有鶴雙飛。軒冕三從盛,門庭五福優。凄涼孝子淚,悲慟故山秋。楊子新阡啟,班昭舊史留。空堂對萱草,無復更忘憂。貌燬欒欒棘,心傷蓼蓼莪。斷機慈訓在,懷橘孝思多。露草沾寒淚,云山翠涌波。悲風感行路,楚挽不成歌。
盈盈仙樂起春晨,瞥見當年絕代人。三十三天今證果,百花影里話前因。
能詩不得靜中師,又是天涯獨立時。高閣夕陽人影亂,曲河新水棹聲遲。一身慷慨家仍遠,十口凄涼歲薦饑。偶爾憑闌感風物,臨流先被白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