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江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江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獨自面對著楚江離愁無限。到了洛陽,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
客:指辛漸。
楚江:楚地的江河,這里指長江。因為古代吳、楚先后統治過這里,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此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江蘇南京)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此時王昌齡遭人誣陷,此詩也寄寓著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
這首詩是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明心跡。其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在文學史上,它以簡潔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內涵,展現了唐詩的藝術魅力,具有較高的地位。
南北相望已十年,
白頭相見喜留連。
風埃異國君多感,
朱墨勞心我自憐。
事可寸心能有幾,
生無百歲漫憂千。
一聞新賦思歸去,
韋杜溪邊訪舊田。
聊為五斗陶元亮,
卻愛三龍邴曼容。
蕙帳曉空驚怨鶴,
客衣夜薄感寒蛩。
江邊朝露半紅葉,
天際晚晴多碧峰。
漠漠長空何處盡,
雙鳧飛去曉云重。
小閣燒香麝煎濃,
翠苔庭院綠陰風。
卷簾燕自雙飛去,
敧枕人方半夢中。
秋鬢先于懷縣令,
春愁多似義城公。
西園酒伴無消息,
欲寄魚箋水自東。
東風吹雪陰復晴,
西日冉冉林間明。
著水苔衣漸涵綠,
向陽竹鞭初引萌。
官糧得飽酒不足,
春物有意人無情。
馳書相謝五陵俠,
汗板塵靴今半生。
官柳動春條,
秦淮生暮潮。
樓臺見新月,
燈火上雙橋。
隔岸開朱箔,
臨風弄紫簫。
誰憐遠游子,
心旆正搖搖。
淵明新榜揭門眉
夫子高情俗不知
未仰秫秔供歲計
本于松菊有心期
臥來不淺羲皇興
歸去何慙鄉里兒
窗破簷傾從此始
祇應風月解相思
千里人懷閔旱心,
輕將歲事叩天閽。
驟傾江海繁聲合,
盡滌山川沴氣昏。
官責時豐聊共喜,
歸休興動欲誰論。
更思田父相邀樂,
步屧春風倒社尊。
骎骎長路倦羸驂,
搔首飛塵苦戰酣。
猿過故山驚曉帳,
苔生舊釣暗秋潭。
土風膏潤田耕熟,
物意清幽井汲甘。
一別幾年勞客夢,
會攜藜杖破晴嵐。
伏枕漳濱后,維舟楚澤邊。
筋骸非壯日,節物迫窮年。
夜雨侵床漏,晨炊湊鼻煙。
勞生我其分,十口亦飄然。
黃泥潭口檥征篷
回指東城祗眼中
半夜鳧鹥先覺雨
連江葭菼自生風
青燈解作無眠伴
白酒難招一醉同
從此相思寖相遠
便憑歸櫂附詩筒
天門束箭流
北注據牛弩
凌高駐翠華
舟師燿威武
當時侍帷幄
誰復征往古
虞舜有苗征
端為兩階舞
古槐疏慘倚頹墻,病葉先秋已半黃。
封植不知何歲月,雕零今困幾風霜。
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馬系韁。
嘆惜他年承愛賞,清陰曾借暑天涼。
玉花清曉作余寒,
云暗重城晻靄間。
初逐細風飛寂寂,
旋隨小雨潤斑斑。
萬家燈火方行樂,
九陌輪蹄肯放閑。
向晚霽開斜照在,
門前柳色未藏山。
一室蕭然不受塵,
簾垂疏竹映深門。
擁衾調氣煩呼吸,
據案翻書費討論。
南郭子綦初喪我,
毗耶摩詰已忘言。
盡傳息慮何須息,
竅鑿無傷混沌存。
西城小雨宿塵消,
春水溶溶拍畫橋。
拾翠汀洲白蘋發,
披香宮殿紫云高。
彩舟日晚綺羅醉,
油幕風晴絲管焦。
俠少朋游應念我,
一年佳賞負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