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譙門殘月。正畫角曉寒,梅花吹徹。瑞日烘云,和風解凍,青帝乍臨東闕。暖響土牛簫鼓,夾路珠簾高揭。最好是,看彩幡金勝,釵頭雙結。
奇絕。開宴處,珠履玳簪,俎豆爭羅列。舞袖翩翻,歌聲縹緲,壓倒柳腰鶯舌。勸我應時納祜,還把金爐香??。愿歲歲,這一卮春酒,長陪佳節。
譙門殘月。正畫角曉寒,梅花吹徹。瑞日烘云,和風解凍,青帝乍臨東闕。暖響土牛簫鼓,夾路珠簾高揭。最好是,看彩幡金勝,釵頭雙結。
奇絕。開宴處,珠履玳簪,俎豆爭羅列。舞袖翩翻,歌聲縹緲,壓倒柳腰鶯舌。勸我應時納祜,還把金爐香??。愿歲歲,這一卮春酒,長陪佳節。
譙樓門上映著殘月。正是號角吹響,曉寒襲人,《梅花落》的曲調吹到了最后。吉祥的太陽烘暖了云朵,和暖的春風化解了冰凍,春神剛剛降臨京城。暖日中,迎春的土牛旁簫鼓齊鳴,道路兩旁的珠簾高高掛起。最美好的是,看到彩幡和金勝,雙雙結在女子的釵頭。真是奇妙至極。宴會開設的地方,賓客們穿著華麗,各種餐具爭著擺放。舞女的衣袖翩翩翻動,歌聲悠揚縹緲,比那纖細的柳腰、婉轉的鶯舌還要動人。勸我順應時令接納福氣,還點燃了金爐中的香。愿年年都能手持這一杯春酒,長久陪伴這美好佳節。
譙門:城門上的瞭望樓。
畫角:古代軍中的號角,因外加彩繪,故稱畫角。
梅花吹徹:指吹奏《梅花落》曲調。
青帝:傳說中掌管春天的神。
東闕:指皇宮。
土牛:古代在立春時用泥土做的牛,以勸農耕,象征春耕開始。
彩幡金勝:都是古代立春時的裝飾品。
珠履玳簪:指穿著裝飾有珍珠的鞋子、戴著玳瑁簪子的賓客,形容賓客華麗。
俎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也泛指各種餐具。
祜:福氣。
??:點燃。
此詞可能創作于作者在京城時,立春是古代重要的節日,有一系列迎春、宴飲等慶祝活動。作者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中,感受到熱鬧歡快,從而寫下此詞表達喜悅和美好祝愿。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立春佳節的熱鬧場景,表達美好祝愿。其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節日氛圍,語言華麗。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體現了當時的節日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情趣。
一雨洗空閣,象緯迫人清。披襟臺上,坐看北斗正旋衡。知是南宮列宿,初出極星未遠,龍角正分明。河漢馀千里,風露已三更。坐未久,書帙散,酒壺傾。涼生殿閣,冷然邀我御風行。擬欲乘槎一問,但得天孫領略,安用訪君平。莫笑儒生事,造化掌中生。
家傳文獻六經香,袖有驪珠日月光。 喬木陰陰人已遠,只應故笏是甘棠。
一衲一空身,凝然意不分。 愛閒全似我,我累已輸君。 野寺同聽水,春山獨看云。 有疑仍了取,此外不須聞。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漫揾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里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云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樓臺,倒影芙蓉沼。楊柳垂垂風裊裊。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坐到黃昏人悄悄。更應添得朱顏老。
鐘送黃昏雞報曉。昏曉相催,世事何時了。萬恨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忙處人多閑處少。閑處光陰,幾個人知道。獨上高樓云渺渺。天涯一點青山小。
碧玉上宮妓,出入千花林。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攀條有馀愁,那矜貌如玉。 千金豈不贈,五馬空躑躅。何以變真性,幽篁雪中綠。
角動寒譙。看雨中燈市,雪意瀟瀟。星球明戲馬,歌管雜鳴刁。泥沒膝,舞停腰。焰蠟任風銷。更可憐、紅啼桃檻,綠黯楊橋。 當年樂事朝朝。曾錦鞍呼妓,金屋藏嬌。圍香春斗酒,坐月夜吹簫。今老矣,倦歌謠。嫌殺杜家喬。漫三杯、踞爐覓句,斷送春宵。
風動竹。清遍一窗梅溽。聞道小喬乘鳳玉。仙裳飄霧縠。來嫁吾門公瑾叔。天上人間愿足。濃繚水沉燃寶燭。鬢長相對綠。
世事如何說。似舉鞍、回頭笑問,并州兒葛。手障塵埃黃花路,千里龍沙如雪。著破帽、蕭蕭余發。行過故人柴桑里,撫長松、老倒山間月。聊共舞,命湘瑟。 春風五老多年別。看使君、神交意氣,依然晚合。袖有玉龍提攜去,滿眼黃金臺骨。說不盡、古人癡絕。我醉看天天看我,聽秋鳳、史動檐間鐵。長嘯起,兩山裂。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