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少府貶峽中 王少府貶長沙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嘆息與你們分別,不知你們心緒怎樣?停下馬飲酒詢問被貶的去處。巫峽猿猴悲啼,使人傷心落淚;衡陽歸雁,能為我捎來回書?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古木稀疏。如今圣朝充滿恩澤,只是暫時分別,不要猶豫不前。
嗟:嘆息。
謫居:貶官的地方。
巫峽:在今重慶市巫山縣東。古民謠《巴東三峽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衡陽:今屬湖南。相傳北雁南飛,到衡陽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飛,待春而歸。
青楓江:在長沙。
圣代:圣明的朝代。
雨露:喻指皇帝的恩澤。
躊躇:猶豫不前。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兩位友人同時被貶,詩人在分別之際寫下此詩,既表達對友人被貶的同情,也有對他們的勸慰。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被貶友人,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復雜。它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既有傷感又有勸慰,展現了詩人的豁達胸懷和對友情的珍視。
瀉以青玉椀,泠泠色凝碧。憶得在山時,一泓抱白石。
如此山川,見說道、金甌無缺。試屈指、幾回吞并,幾回分裂。側耳中原龍虎地,胡笳戍角還嗚咽。暗沉吟、往事已如塵,空悽切。勾踐恥,當年雪。荊卿恨,何時滅。看行云流水,一時豪杰。千古英雄成敗耳,殘編青史何須說。到而今、惟有鵲呼風,鵑啼月。
費然春色滿乾坤,穆穆熙熙此處尊。近說東風花信轉,熙熙穆穆付兒孫。
滿城和氣在春臺,玉漏沉沉鐵鎖開。明月誰知千里共,華燈同照萬人來。市橋漸漲豐容柳,江路猶殘的皪梅。欲與先生拚醉賞,未須歸去隱蒿萊。明月升天鏡上臺,燈如蓮沼萬枝開。恨無立部歌仍舞,空有游人往更來。續法未能窺佛祖,賡歌聊得繼歐梅。壯心消盡嬉游興,矧復斑衣悵老萊。名章絡繹走陪臺,得對春風一笑開。樓外未知明月出,袖中疑有夜光來。秀如王子登門竹,味勝曹公止渴梅。已向歌謠挹和氣,預知豐稔變污萊。山褰云色暗陽臺,俄復晨曦萬里開。行雨忽隨新夢斷,春風還似故人來。精神總屬陶潛柳,燮理須歸傅說梅。已共此邦同樂歲,更須躬稼辟田萊。幾年蹤跡遠中臺,夢想傳柑宴斝開。懶擁牙旗穿市去,縱看玉李墮天來。從教獨照青藜炬,莫使輕吹畫角梅。也有江風浮綵巘,坐令形勢卷東萊。
乍濃乍散后前雨,相笑相迎來往舟。四山眩轉我作惡,不慣長湖生許愁。
池上叢桃似獻新,緋英灼灼競青春。閑堂對客豈無具,近社攜醪也自醇。隱樹流鶯時撲蝶,葺巢回燕慣逢人。襄陽耆舊那堪問,李白曾驚筆有神。
苔痕遺鳥爪,菊本寄蛩音。
華陽百里一孤鐘,地闊天空山萬重。颯沓煙霜悠飏月,依微隨鶴繞三峰。
幾拍歌聲在半塘,感君同載不嫌狂。里中可語人偏少,世上無情事卻忙。樹石那知山后好,茶泉端愛雨前香。惠施欣與莊生對,不覺無言送日長。
鳥盡弓藏意已灰,浮槎滄海去無回。陶朱雖富終輸國,醉擁西施亦可哀。
嘉果生炎甸,飛香始素秋。一官曾命秩,千樹擬封侯。綠葉霜彌翠,金衣晚未收。玲瓏明夕照,磊落亞枝頭。浥露姿常潔,搖風蒂自柔。厥包神禹錫,作頌楚臣優。偶入金盤采,蒙兼玉饌羞。甘酸消宿酒,清冷破牢愁。小瓣輕鐳柚,微紅妒石榴。光凝珠的的,聲入齒颼颼。水玉深潛壑,堅冰滿貯甌。近之清內熱,聞者亦涎流。有目應同賞,非時莫暗投。苞中仙對奕,江上鶴成樓。實以逾淮變,花從到鄴休。貞操元自固,眾卉豈其儔。藥品皮為上,醫師舊是求。青黃分所治,沉痼賴能瘳。色味稱俱美,驅除力更尤。有如詞翰士,兼善甲兵謀。筋核皆堪取,蟲魚不是讎。一身無棄斥,萬里極車舟。橘譜原多種,詩篇亦滿眸。醉來渾忘卻,何處更旁搜。
碧月明霞是襟抱,遠壑深溪縱幽討。孤舟搖拽白日懸,清江忽已生春草。千里應同放柳新,一時獨聽啼鶯早。東西南北徒自勤,世上何人識懷寶。
楚水吳山未了因,匆匆魂夢客邊身。拒霜已是何年種,剛得今朝作主人。
煙舍溪南薜荔垣,云深樵徑繞荒村。橋通花塢閒栽藥,人著荷衣自灌園。纖月夜窺蘿幌靜,午衙初放蜜蜂喧。市朝見說紅塵滿,誰向花時訪蓽門。
可憐白發人,朝朝望游子。今日忽歸來,飲水亦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