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問津書姜塢先生主講于此者八年外舅重游其地感欲詩乃約當世同用山谷武昌松風閣韻
有文支拄山與川,恍人有脊屋有椽。我立此語非徒然,眼下現有三千年。遠矣周孔隔地天,手語目聽交鳴弦。伍德替代如奔泉,掃去碌碌留圣賢。此事擔當在幾筵,耿耿一發天宇懸。丈人家世留青氈,文字碧水流潺湲。從來不與時媚妍,姜塢先生此粥饘。百年喬木參風煙,公來再飲唐山泉。龍堂蛟室來眼前,吾今只可爛漫眠。夢里不須書繞纏,醒亦毋為世教攣,眼見地塌天回旋。
有文支拄山與川,恍人有脊屋有椽。我立此語非徒然,眼下現有三千年。遠矣周孔隔地天,手語目聽交鳴弦。伍德替代如奔泉,掃去碌碌留圣賢。此事擔當在幾筵,耿耿一發天宇懸。丈人家世留青氈,文字碧水流潺湲。從來不與時媚妍,姜塢先生此粥饘。百年喬木參風煙,公來再飲唐山泉。龍堂蛟室來眼前,吾今只可爛漫眠。夢里不須書繞纏,醒亦毋為世教攣,眼見地塌天回旋。
橫山西去近皇都,十載青云羨壯圖。起草舊從金虎署,行春初領玉麟符。尊前離別蟬聲滿,天外憔幨海氣孤。獨倚轅門聽過雁,上林秋色待驪駒。
孤舟暫泊潯江濆,地主西來孰似君。南國交游傷共遠,東藩雨露憶曾分。象賢不愧中朝武,手澤還藏百代文。四字生平思燕翼,一枝長播桂林芬。
樵牧爭相引,流泉古木馀。草廬終不出,天意復何如。人重西川朔,功高后漢書。南陽猶有地,誰更事耕鋤。
陶寫有時欣律熟,去來無著證爐芬。
客程頻問地,村火報楂洋。奇石蓮花出,青山柳葉長。搔頭見新月,濯足憶滄浪。荏苒傷搖落,浮沉滯此鄉。
夜聞騷屑此君語,晨起急登風雨亭。一笑相逢珍重別,不隨人改舊時青。
身世憑誰問,行藏祇自知。一尊方獨酌,四韻忽成詩。緒風翻去葉,零露泣疏枝。人世從歧路,誰堪詠《五噫》。
若耶溪水積長汀,中有荷花出藻萍。葉底嬌歌蓮女亂,晚淶眉黛遠山橫。紅衣倒護雙棲鳥,綠濲時波一片冰。結社此中應絕勝,欲從何處覓蘭亭。
高杏酣酣出短墻。垂楊裊裊蘸池塘。文鴛藉草眠春晝,金鯽吹波弄夕陽。閑倚鏡,理明妝。自翻銀葉炷衙香。鳴鞭已過青樓曲,不是劉郎定阮郎。公子詩成著錦袍。王家桃葉舊妖嬈。檀槽摐急斜金雁,彩袖翩躚亸翠翹。沈水過,懶重燒。十分濃醉十分嬌。復羅帳里春寒少,只恐香酥拍漸消。
秋風吹廣陌,蕭瑟入南闈。愁人掩軒臥,高窗時動扉。虛館清陰滿,神宇曖微微。網蟲垂戶織,夕鳥傍檐飛。纓佩空為忝,江海事多違。山中有桂樹,歲暮可言歸。
圣心常恤叆焉貧,特敕中書賜絹銀。分得不均嗟怨眾,受恩多是本朝人。
霜前整整更斜斜,豈識陶家是故家。八眼信知風格別,出塵堪為短籬誇。便宜卜筑開三徑,不用攜壺上九華。一詠一觴須盡興,夾溪桃李候春花。
窗外重重碧,雨馀密密栽。似知明日別,不展寸心開。
天幔深深不得裁,一聲椎楔黯云開。風驚檐馬嘶更夜,電灼檀幾爇酒杯。匼匝腸愁酲便朅,渾雄肝膽吼當回。予身尚有乾坤氣,蓄以長空第二雷。
東南凋弊仰屏翰,野老聞風快識韓。五馬剖符辭海甸,雙魚飛札到江干。雷州細葛黃如蜜,瓊琯奇香臭比蘭。三復拜嘉還踧踖,負暄林下報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