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潑水初收,秋千外、輕煙漠漠。春漸遠、綠楊芳草,燕飛池閣。已著單衣寒食后,夜來還是東風惡。對空山、寂寂杜鵑啼,梨花落。
傷別恨,閑情作。十載事,驚如昨。向花前月下,共誰行樂。飛蓋低迷南苑路,湔裙悵望東城約。但老來、憔悴惜春心,年年覺。
潑水初收,秋千外、輕煙漠漠。春漸遠、綠楊芳草,燕飛池閣。已著單衣寒食后,夜來還是東風惡。對空山、寂寂杜鵑啼,梨花落。
傷別恨,閑情作。十載事,驚如昨。向花前月下,共誰行樂。飛蓋低迷南苑路,湔裙悵望東城約。但老來、憔悴惜春心,年年覺。
潑水節剛結束,秋千外輕煙彌漫。春天漸遠,綠楊芳草間,燕子在池閣上飛舞。寒食節后已換上單衣,可昨夜東風仍很猛烈。面對空山,靜聽杜鵑悲啼,梨花飄落。傷懷離別之恨,閑愁涌起。十年往事,恍然如昨。在花前月下,如今能和誰一同行樂?昔日車馬在南苑路上緩緩行駛,也曾期待東城佳人相約。只是年老后,憐惜春光的心情,一年比一年更強烈。
潑水:指潑水節,古時寒食有潑水習俗。
漠漠:彌漫的樣子。
著:穿。
飛蓋:飛馳的車輛。蓋,車蓋。
湔裙:古代有女子于春天到水邊洗裙的習俗,這里代指與女子的約會。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中可看出詞人年老,經歷了許多事,可能是在暮春時節,觸景生情,回憶起過去的生活,感慨時光流逝、人事變遷,從而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傷春懷人,借暮春之景抒發內心的愁緒和對往昔的懷念。其特點是情景交融,今昔對比強烈。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特別著名之作,但也體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墻下青柴曬已乾,短髭長鬢尚依然。少年手到中年手,扶著翁頭廿二年。
干戈遍地錦書遲,每發緘封總不支。莫枉相思歌杕杜,暫時辛苦撫諸兒。浮云隨分天南北,閨夢欲來路險巇。春水方生花滿陌,王師旦夕定東夷。
折得荷花伴我幽,更搴荷葉伴花愁。孤芳欲落偏多思,一片先垂半不收。
漢主憂勤減膳頻,誰令天下尚黃巾。近聞李廣軍威振,復道張騫使節新。天意未忘清廟祀,群雄休犯屬車塵。史臣擬草河清頌,還屬詞林第一人。
每愛幽居詠考槃,何須飛夢到長安。碧藤自起四五尺,紫竹新添三兩竿。長短鶴鳧隨物好,方圓枘鑿合時難。山中道士偏憐我,近寄華?滿藥闌。
來時溟涬許同科,曾聽圭峰踏月歌。今日君騎地官馬,白云招手奈君何。
使君經術有馀師,元凱家傳左氏辭。東海大風回騁翰,少陽寒色動褰帷。按圖冠帶還千里,問俗春秋自一時。況是郡城常下鳳,文章兼似羽毛奇。
帝城春近俗熙熙,師宰功高不事知。天上中人傳詔日,御前蕃使賀年時。
黃云白草沒燕山,百戰空存兩鬢斑。不識征夫三十萬,幾人生入玉門關。
有客住吳國,贈我以莫耶。提攜未出匣,隨手生霜花。或恐是神物,吞吐虹光斜。不惜黃金裝,橫在白鼻騧。邊烽昨夜至,飛符度流沙。秋月照長城,邊騎紛如麻。按劍左右盼,目已無渾邪。丈夫為天下,安能復顧家。
官羅新賜印封全,擎出天門眾手傳。怪道比他顏色異,文皇庚子進來年。
野衲來棲半屋云,一單猶貯貝多文。問他城郭山林事,手數輪珠默不聞。
一線艱危路,伊人亦自賢。蘭芽始撥雪,桂子已參天??喙澞挲g永,衰宗福澤延。一時華表柱,千古柏舟篇。
柳暗花深犬不驚,雨晴村巷綠苔生??h中近日無巡警,挾彈來聽樹底鶯。
枯楊稊出,老木之花神愈立。唯有金師,矮紙能摶萬物姿。我來花下,猛憶故園春到乍。歸去來兮,墓上茸茸草已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