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小山
窗外幽軒數步寬,小山幽石對巑岏。說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窗外幽軒數步寬,小山幽石對巑岏。說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境靜江清無事時,紅旌畫鹢動漁磯。
心期只是行春去,自憐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濺草衣。
譽自馨香道自怡,相思嶺上卻無機。
荒渠葉覆深霞在,因思往事真堪笑,鶴背漁竿未是歸。
一宿蘭堂接上才,
白雪歸去幾裴回。
黛青峰朵孤吟后,
明朝江上空回首,
始覺清風不可陪。
一聽玄音下竹亭,卻思窗雪與囊螢。
只將清凈酬恩德,
不堪回首滄江上,萬仞廬峰在杳冥。
我見蘇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斗。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蟠屈身長八十尺。
游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
分盡君憂一不遺,鳳書征入萬民悲。
風云終日如相逐,談諧盡是經邦術,頭角由來出世姿。
天地事須歸橐鑰,霞影滿江搖枕簟,鳥行和月下漣漪。
周秦漢魏書書在,郡中條令春常在,境外歌謠美更奇。
道者藥壚留要妙,應念衢民千萬戶,家家皆置一生祠。
錦溪光里聳樓臺,師院高凌積翠開。
深竹杪聞殘磬盡,
莫訝題詩又東去,石房清冷在天臺。
薝卜花紅徑草青,
雪膚冰骨步輕輕。
今朝暫到焚香處,
只恐床前有虱聲。
德符唐德瑞通天,曾叱讒諛玉座前。
千襲彩衣宮錦薄,未報君恩終必報,不妨金地禮青蓮。
蜀魄關關花雨深,
送師沖雨到江潯。
不能更折江頭柳,
自有青青松柏心。
剔皮刺血誠何苦,
為寫靈山九會文。
十指瀝干終七軸,
后來求法更無君。
綿綿遠念近來多,喜鵲隨函到綠蘿。雖匪二賢曾入洛,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歸去已蹉跎。
常憶團圓繡像前,東歸經亂獨生全。孤峰已住六七處,如今憔悴荊枝盡,一諷來書一愴然。
人言海覺老宗師,隱絕層巔世莫知。
青草不生行道跡,借問大心能濟物,
龍門風雹卷天池。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清河逝水大匆匆,
東觀無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載隔,
惆悵斯人又如此,
一聲蠻笛滿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