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收仲寺丞挽詩 其二
耆舊凋零盡,吾猶及此公。典刑前輩近,氣概古人同。抵掌談如在,掀髯笑已空。堂堂寧復見,蕭瑟九原中。
耆舊凋零盡,吾猶及此公。典刑前輩近,氣概古人同。抵掌談如在,掀髯笑已空。堂堂寧復見,蕭瑟九原中。
紅塵鞍馬紅亭路,天涯一望無窮。長安日下楚云東。鳴鞭楊柳陌,分袂杏花叢。
離拍易終人易散,佳人玉箸啼紅。今宵明月與君同。愁心聞唳鶴,倦寢聽歸鴻。
池北池南新綠,樹頭樹底殘紅。多情休怨雨和風。東君元是客,歸去自匆匆。
悵望鴛鴦別浦,蕭條翡翠芳叢。夢回香冷酒微中。杜鹍聲不斷,簾外月朦朧。
粉窖眠香紅串淚。兩眼凝秋水。
被冷疊鴛鴦,有夢何曾,慰貼心頭去。
碧云冉冉黃花地。半晌披帷起。
擔受峭寒生,不奈蟲吟,況續廉纖雨。
識得最初句,
便會末后句。
末后與最初,
不是者一句。
前身莫是鄭安期,
井灶重來跡已遺。
澗底菖蒲無可采,
共君細讀漢時碑。
又值題糕矣。滿長安、繡旗斜飐,車如流水。記得杜陵重九句,笑口此生開幾。也不似、今番揮涕。誰去登高誰落帽,算秋光、枉了濃如此。轉不若,多風雨。
諸君未識吾悲耳。盡豪狂、功誇漢武,智誇樗里。到得傷于哀樂后,幾陣鄰家笛子。心不許、英雄不死。歲歲黃花清瘦極,有和花、比瘦人簾里。腸斷也,怕提起。
綺疏臨野渡,秋樹響前林。颯颯含風入,紛紛逗雨深。拂來紅袖掩,積處綠塵侵。誰送哀蟬曲,無端攪客心。
獨樹蕭蕭下,邊淮正可憐。誤投齋閣里,不似御溝前。酒戶驚秋夢,翻經助夜禪。江潭凄惻處,但莫問長年。
香山白與眉山蘇,筑堤劃作里外湖。
柳色幾行斷橋斷,梅花數點孤山孤。
瓜皮艇小瞥若燕,莼絲味美配有魚。
南宋君臣一逝水,積金至斗銷得無。
可憐姬告母,父孰與夫親。
能置此一問,未為愚婦人。
落蕊化萍,秋香粘粉,深深庭院寒淺。舊巢歸乳燕,萬柳絲輕款。
殘軀杜門自慣,最難禁、夢回孤館。一縷幽懷,數行閑淚,休檢帶圍眼。
誰催歲華輕換?隔晴窗盡日,鶯語零亂。酒消人定后,驀憶凝神面。
東風笛里秋千外,記當日、西園初見。山黛遠,簾前路,春魂漸暖。
嶺路縈紆合,
泉流詰曲通。
田毛無歲旱,
山課與耕同。
萬古西來教,名僧不世傳。
一官初佩印,四果獨宗禪。
衲掛峰前雨,杯浮海上煙。
化城歸去好,此會是何年。
燕陽經術似河汾,漢署風流尚見君。
金在曾求千里足,劍沉誰識七星文。
詞人海上青云色,遷客淮邊白雁群。
何事相逢貪握手,西來消息幾時聞。
珍臺閒館切昭回,笙鶴應無俗駕陪。
天浸祥池三島向,春迷神囿百花開。
沙鷗汎汎人相近,風燕飛飛隼莫猜。
清洛故園荒徑在,與君何日賦歸來。
吳越青山日日潮,魚龍出沒浪花驕。乾坤莽蕩盤今古,賢否交馳迫市朝。
我有詩書心自得,人無風月意難消。三年尉滿歸天路,柳色爭春梅未飄。
孤山梅與玉溪梅,溪上山根歲歲開。歸到鄉關須領略,相逢官路且裴徊。
無非共醉窮冬景,其奈他吟處士來。籬落園林浮動處,定應回首我塵埃。
慘淡柳條黃,兵車適異鄉。
親朋雙淚眼,家產一身裝。
臣罪知無涘,君恩豈易忘。
云中雙闕遠,回首望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