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道中三首 其一
山半云生石作根,
古墻薜荔自為村。
兒童處處皆開塾,
流水家家總到門。
山半云生石作根,
古墻薜荔自為村。
兒童處處皆開塾,
流水家家總到門。
半山腰云朵繚繞,仿佛以石頭為根基;古老的墻壁上爬滿薜荔,自成一個村落。到處都能看到孩子們在私塾里學習,每家每戶門前都有潺潺流水經過。
薜荔:一種常綠藤本植物,常攀援于墻壁、樹木等。
塾:舊時私人設立的教學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歷西樵道時,被當地鄉村的獨特風貌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西樵道中鄉村的獨特景致和人文氛圍,展現出鄉村的寧靜與活力,體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欣賞。在文學上以質樸的語言描繪出鮮活的畫面,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月照秦淮魂夢遙,夷門舊事未全消。新編一劇桃花扇,寫出心頭日夜潮。
畏日照城郭,誰家庭戶清。禪房留過客,詩筆見高情。仙果根株異,湘弦節奏明。如風行水上,文理自天成。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城隅解后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苦遭喪亂百病嬰,客邊囊橐一旦傾。此來四顧徒煢煢,豈料吾子與合并。我時聞之涕泗橫,況公素有文章名。居官勝國職最清,經筵□擢轉庠黌。及當玉署已宦成,又為奉常典粢盛。人生際此自足榮,但恨白發已數莖。懷哉屈子全忠貞,誼與日月同光晶。愿言夕餐秋菊英,佩明月珰紉茝蘅。懸河之論春雷轟,使旁睹者顏發赪。索居半載留帝城,坐聽夜雨哦寒檠。眼前倏忽時變更,春風一見衰草萌。公家孝義好弟兄,遣兒千里來遠迎。乃今得請荷圣明,身若插羽乘風輕。過門云別明遂行,開船要趁蒸雨晴。夜久不寐視長庚,長庚欲落鐘鼓鳴。庭樹喔喔聞雞聲,蒯緱起舞冠絕纓。公歸我愁絲亂縈,亦有夢寐懷先塋。如過吾父款柴荊,為言恨不同趨程,終當早晚乞歸耕。
有客自南來,蹇行持一缶。求我食后殘,息我庭前樹。貽我青銅鏡,言謝姑薄與。謂此洞心府,慎藏勿輕舉。古鏡久蒙塵,精銅良工鑄。其銘奧難識,拭之灼四宇。中夜復開匣,燈暗橫光吐。扣之澀泠泠,滿天來風雨。挾之登高堂,座中伏豺虎。挾之入市井,喧喧盡狡兔。誰為授紫綬,鼓腹社中鼠。誰為使經濟?跂足塘間鷺。藍衫門下犬,白首書中蠹。因緣枝頭露,泰否魚避罟。一郡有傳聞,觀者夾如堵。固能明我眼,何能息彼怒。“貴賤且由命,接待自有數。莫示本來心,彼此還相顧。人情原薄輕,徒使吾儕怖”。我意亦惴惴,久之輒為苦。不敢取自照,懷鏡當其路。候彼遺鏡人,一朝復一暮。還君青銅鏡,留之止相誤。此間不堪留,愿君攜之去。
紫綬緋袍煥陸離,畫堂燈火徹簾時。湖頭十里秋風色,兩袖天葩上玉墀。
一春夜客傍江村,日日傷春只斷魂。又見海棠飛燕子,不堪芳草怨王孫。清閒幕府無公案,落魄形骸付酒樽。依舊虎丘山上月,多情照我白紛紛。
一身所濕祇星輝,一葦飄飖過釣磯。明月有情還灌注,要令世界滿香馡。
平疇一望黍禾稀,遠樹峰巒天外微。水國蝦留當鲙鲊,鄉園桑盡典秋衣。連翩羽檄荒林下,繹絡徵書塞上飛。可是三分才溢額,那知鴻雁野號歸。西郊一夕葉初稀,原野荒涼草具腓。荷鍤耕夫閑箬笠,從戎火伴急軍機。閨中淚雨征衫剪,塞外驚風夜柝依。莫是羽毛零落盡,不堪燕燕頡頏飛。浸滿溪煙楓葉紛,嵚崎蒼弁入青云。捲堂宋室由來事,逐客秦都曾有文。兔苑圃田間可耨,豹林筆研笑須焚。莫嘲寂寞秋風士,于越當年君子軍。清秋風景晝平分,江外波濤驚夕曛。誰誤唐家門架史,卻來蓬戶市租文。樹禽惋惜一枝借,野兔何心三窟聞。只恐東南馬力盡,祇應契伴駐寒云。
杯盤恒自足,風月底須期。往事真成夢,清歡總是詩。塵喧隔市遠,晚色上簾遲。醉倒花間石,乾坤兩不知。
念子愛賓如愛菊,慇勤相賞坐無時。已知紫白能專美,更遣紅黃為出奇。畢卓將螯須左手,陶潛把酒只東籬。秋風滿地皆蕭艾,老眼看花且賦詩。
文章雖小技,道自六經先。蒼頡字多秘,會稽功不傳。詞華何足慕,著述亦如箋。所恃前人意,迢迢似客遷。
緣崖涉清泚,披草得幽徑。蕭條雙檜閒,獨立一松勁。入門聽微鐘,心垢一時凈。向來飽干戈,棟宇兀偏正。空庭鳥雀喧,壞壁龍虎暝。徒能起咨嗟,無復聳觀敬。三嘆復出門,乾坤幾時定。
病起家書至,頻看坐夜分。弟兄傳雁影,親友散鷗群。嘗稻應翻雪,栽松欲入云。故山歸去日,嘉樹定繽紛。
步出白門柳,聞歌金縷衣。事生不事死,曩誓今已遺。空負地下心,百年以為期。向來媒佻鳩,寧為今日思。
同游漆沮后,已是十年馀。幾度曾相夢,何時定得書。月高城影盡,霜重柳條疏。且對尊中酒,千般想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