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石八景 其二 谷里泉琴
嵌巖空谷度云寒,玉軫琴床何處安。
別有絲桐非指上,悠然戛拊在流湍。
湘靈隱隱如聞鼓,綠綺泠泠不用彈。
日暮風飄聲更娜,知音得趣任盤桓。
嵌巖空谷度云寒,玉軫琴床何處安。
別有絲桐非指上,悠然戛拊在流湍。
湘靈隱隱如聞鼓,綠綺泠泠不用彈。
日暮風飄聲更娜,知音得趣任盤桓。
云朵帶著寒意飄過嵌著巖石的空谷,不知琴身琴座安置在何處。有一種琴音并非從手指下發出,而是那流動的急流悠然敲擊出聲響。仿佛隱隱約約聽到湘水之神在擊鼓,這琴音清越不必彈奏。傍晚風飄來,聲音更加柔美,懂這琴音樂趣的人可盡情徘徊。
嵌巖:鑲嵌著巖石。
玉軫琴床:琴身和琴座,軫是琴上調弦的小柱。
絲桐:指琴,古代琴多用桐木,以絲為弦。
戛拊:敲擊。
湘靈:湘水之神。
綠綺:琴名,泛指琴。
娜:柔美。
盤桓:徘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游覽叱石谷時,被谷中泉水流動的聲音所吸引,觸發靈感而創作。當時詩人處于閑適的游覽心境,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這首詩以谷中泉聲為主題,將泉聲比作琴音,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妙韻律。其想象豐富,意境清幽,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獨特審美,在描繪自然景觀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特色。
秦望東南遠欲無,依稀禹穴向姚虞。幾時把酒鄞江上,卻對鄉山看此圖。
胭脂十二萬風塵,一樣胞胎父母身。天欲殺之胡至此,厥初何用降生民。
曲塵裙與草爭綠,象鼻筒輕瓊作杯。可惜小舟橫兩槳,無人催送莫愁來。
麥壟漫漫宿藁黃,新苗寸寸未經霜。手中馬箠馀三尺,想見歸時如許長。
十年長作江頭客。檣竿又掛西風席。白鳥去邊明。楚山無數青。倒冠仍落佩。我醉君須醉。試問識君不。青山與白鷗。
風云漂落萬年枝,苦向黃泉哭可兒。龍沼管弦天上曲,霓旌煙露月邊詞。晨華夕瘁哀榮木,暮種朝繁愛兔絲。我自不堪今更老,辟囂終日下重幃。
斜日迎風弱,輕看掠水低。天涯渺長路,春晚足融泥。洲上時同憩,柳邊還獨迷。小堂多舊壘,如去任教棲。
牙琴一曲奏橫濱,絕技賴卿扶校貧。應有馀音飄濁世,長留倩影喚真真。
前山后山云亂起,山腳入溪清見底。溪南更有山外山,散如浮塵聚如米。老楓枯櫟葉紛紛,下有人家深閉門。釣絲欲收風浪急,卻回雙艇來籬根。老翁曳杖行傴僂,一童負樵一童斧。筆端意度盡神妙,卷里衣冠自淳古。商周寂寞經幾秦,后來莘渭寧無人。茫茫耕釣去不已,武陵竟隔桃花春。
近郭溪流一衣帶,中流鳧嶼小蓬萊。西園勝事憑高盡,到者踟躕不忍回。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匹馬天南客夢孤,一麾迢遞問蒼梧。魚龍夜度昆明水,虎豹朝行貴竺途。草檄共看司馬后,題詩曾吊謫仙無。燕山越嶠空回首,愁絕都門舊酒徒。
枝上離離金彈丸,宜隨玉食薦金盤。從來物以遠為貴,酷愛閩中荔子丹。
自鄭有謀歸華氏,舍湘無地托王琳。爾身不恤無埋地,此恥奚容更戴天。春盤脆響供雷筍,夜焙芳鮮摘露芽。蠶老任眠催作繭,燕來新乳賀成家。畫角吹殘低戍火,暮鴉橫斷遠煙村。
人言行路險于山,君卻乘槎欲問天。畢竟家邦總聞達,雞鳴猛著祖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