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兔而用雞毛無直干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難得筆近有工以羊毛易雞以松梢當竹筆既勁利而管尤可喜為賦四絕句
小鏤松梢作管城,肉枯鱗瘦不妨輕。快隨醉客翩翩處,尚帶山頭風雨聲。
老根先入遠煙膠,更取纖枝束細毫。再作一家香氣聚,幽人研弄亦風騷。
何用生花曾入夢,豈須大筆要如椽。自應優冠湘東品,斑竹容渠作比肩。
不因蒙制巧相規,柯葉風霜未改移。今抱寸心何所用,助君多寫歲寒詩。
小鏤松梢作管城,肉枯鱗瘦不妨輕。快隨醉客翩翩處,尚帶山頭風雨聲。
老根先入遠煙膠,更取纖枝束細毫。再作一家香氣聚,幽人研弄亦風騷。
何用生花曾入夢,豈須大筆要如椽。自應優冠湘東品,斑竹容渠作比肩。
不因蒙制巧相規,柯葉風霜未改移。今抱寸心何所用,助君多寫歲寒詩。
將松梢精心雕琢成筆管,筆毛雖似枯瘦卻不妨礙它輕便好用。它能暢快地跟隨醉客揮灑筆墨,仿佛還帶著山頭風雨的聲音。先把老根浸入遠煙膠,再選取纖細的枝條綁上細毫。做成筆后匯聚成一種獨特的香氣,文人墨客研磨擺弄也盡顯風雅。何必像江淹那樣夢到生花妙筆,也無需筆大得像屋椽。它自然應在湘東筆中堪稱一流,連斑竹筆也只能與它比肩。若不是因為巧妙的制作方法,它歷經風霜也不會改變。如今它懷著赤誠之心,能幫您多寫些贊美歲寒品格的詩篇。
管城:指筆,出自韓愈《毛穎傳》,稱筆為“管城子”。
遠煙膠:一種制筆用的膠。
生花曾入夢:傳說南朝梁江淹夢到郭璞送他一支五色筆,從此文思泉涌,后又夢郭璞索回,從此作詩無佳句,即“江郎才盡”。
大筆要如椽:形容筆大如屋椽,比喻大手筆。
湘東品:湘東所產的筆。
蒙制:指筆的制作方法。
從詩題可知,當時封川地區因用雞毛和粗竹制筆效果不佳,后有人用羊毛代替雞毛、松梢代替粗竹制筆,筆既勁利且筆管可喜,詩人為此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詩人在見到這種新制筆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圍繞新制的筆展開,贊美了筆的精良品質和獨特魅力。詩人通過對筆的制作、使用等方面的描述,展現了文人的雅趣和對文學創作工具的重視,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人對筆墨文化的關注和傳承。
知我鄧夫子,英年好論文。
平生多白眼,高義薄青云。
湖海能窮命,狂名痛累君。
祇今傷骯臟,不敢對斜曛。
先生韋布到公卿,更向清時取令名。兩鬢曉霜辭魏闕,一帆春雨下鄞城。
耆英自合當人望,勛業都留與世評。歸去不愁朋輩少,鑒湖煙水足鷗盟。
杖履相從不厭頻,通家惟我最情親。雙蓮約賦池中瑞,一果親頒席上珍。
喜簉鹓行隨步武,忍從鯨海送歸人。臨岐忽記當時事,轉眼風光十二春。
一種清香誰可比,
九春和氣爾爭先。
曉來爛熳驚人眼,
只謂寒林是雪天。
弄孫啖蔗舞萊衣,載酒東風蕨正肥。
百稔椿萱常并蔭,十年桑拓已成圍。
三千桃實來西闕,一首冰壺傳北幃。
天與循陔閑歲月,笑看鷗鷺共忘機。
無心逢妙境,翻喜路行差。林外遠聞水,溪邊猶有花。斷云微露塔,朽石漸成沙。觸起游人興,登臨力倍加。
荒寺少人跡,客來情倍濃。樓高危跨石,僧老健于松。鳥語醒晨夢,山音續斷鐘。崎嶇崖下路,常有白云封。
令節從誰賞,扁舟興自賒。賽江馀酒脯,遠市少茶瓜。
不擬明河詠,從他上漢槎。殘機未成匹,吾醉一思家。
彩艗凌波上,宛非塵世間。鵲橋元漢渚,鶴駕自緱山。
天意高難乞,吾儕拙更閒。回光總如練,或恐厭衰顏。
鴛鴦譜牒,前生誰注,水萍同幻。月老欺人,枉說赤繩雙絆。談恩講愛癡兒女,夫婿黃金心羨。算鶼鶼鰈鰈,到頭緣盡,漆膠終斷。
舊時王謝宅燕。移壘去、本是司空見慣。試看黃臺瓜實,累累珠串。饞夫一摘供消渴,抱蔓謳歌歸緩。怕春深檻外,鸚籠無鎖,雉媒偷眼。
十丈高樓月上遲,
紅閨心事一燈知。
年來苦把雙娥畫,
總恨新妝未入時。
掃徑花零,閉門春晚。恨長無奈東風短。
起來消息探荼蘼,雪條玉蕊都開遍。
晚月魂清,夕陽香遠。故山別后誰拘管。
多情于此更情多,一枝嗅罷還重捻。
馬乳從他堆滿盤,
未如清嚼水晶寒。
固知一縣蒲萄熟,
不用勞人數問安。
杖策返羅浮,煙霞事事幽。飲思清澗水,行續白云游。
野寺封苔古,寒林落葉秋。稍分僧茗啜,竟日可淹留。
地以千秋勝,田因近日還。僧收數畝粟,聊駐半年山。
牛系柴門外,人歸夕照間。菖蒲無處采,贏得片時閒。
斗草吳王眩越娃,
終然輸與老陶家。
雪挑霜煮春無盡,
不似吾園薺菜花。
聞君卜地剪蒿萊,水竹渠荷繞戶裁。
心遠不嫌城市近,機忘猶喜鷺鷗來。
蓬扉散帙看云臥,花塢鳴橈泛月回。
休自題門矜獨樂,耆英嘉會此中開。
卓犖張公子,溫純曾秀才。
談心出肝膽,揮手謝塵埃。
性靜城孤往,時危豈廢材。
相思隔云水,繞屋幾徘徊。
何處問紅妝。花開總斷腸。便無風也自悽愴。者是離魂魂外影,有寒月、總昏黃。
巧與借韶光。斜陽冷到窗。奈朱顏已是秋娘。淡染胭脂輕著粉,恁消受、晚來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