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
微涼可愛是薰風,嶺外風行瘴雨中。渴暑四圍如甑釜,不妨蒸得荔枝紅。
雨和山色得能好,風攬梅花個樣香。本是吳儂歸不早,青鞋天遣踏諸方。
微涼可愛是薰風,嶺外風行瘴雨中。渴暑四圍如甑釜,不妨蒸得荔枝紅。
雨和山色得能好,風攬梅花個樣香。本是吳儂歸不早,青鞋天遣踏諸方。
第一首:微微涼意惹人喜愛的是南風,五嶺之外南風在瘴雨中吹送。酷熱像被圍在蒸籠鍋釜里,不過這倒讓荔枝蒸得透紅。第二首:細雨和山色搭配多么美妙,清風攬著梅花散發別樣清香。本是江南人卻遲遲未歸,老天讓我穿著草鞋踏遍四方。
薰風:南風。
嶺外:指五嶺以南地區。
瘴雨:南方含有瘴氣的雨。
甑釜:蒸籠和鍋,比喻酷熱環境。
吳儂:吳地人,此處指江南人。
青鞋:指草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嶺外’‘吳儂’推測,詩人可能在南方地區游歷,在酷熱或風景優美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處于漂泊狀態,既有對美景的欣賞,也有思鄉之情。
這兩首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獨特感受。第一首寫酷熱中荔枝成熟的景象,別具一格;第二首描繪雨景和梅花香,抒發漂泊之感。在文學上以質樸語言描繪生活與自然,有一定生活情趣。
綠衣持節擁亭亭。玉立萬娉娉。一見寸心傾。任詩畫、無聲有聲。新篁搖葆,蒼梧張蓋,山色入簾青。云淡午風輕。看樹影、西窗又橫。
藕花無數半開時。池上客來稀。杖屨獨徘徊。忽翠蓋、因風盡欹。天工妝景,水神輸供,陶寫費新詩。身外杳難期。笑士價、才堪五皮。
買陂塘旋栽楊柳,山中道士家務。豐年城市秋偏好,又近重陽風雨。蘭泛渚。雖信美江山,不似吾雙嶼。孫兒學語。說桑梓光陰,松筠節操,歲歲有歡趣。沙堤路。身退功成天許。非熊夢斷占呂。但教階下人如謝,解道春池新句。尊有醑。更不說、傳家事業光吾譜。衣冠尚古。有雙檜亭臺,萬荷池沼,安我邵平圃。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鵠南翔 一作: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思斷腸 一作:多斷腸;何為 一作:君何)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山潤浮嵐。溪清呈底,畫帆無帆。酒友詩朋,香芹鮮鯽,綠橘黃柑。風亭月榭云庵。更奇品、花盆果籃。城市繁華,湖山佳麗,好個江南。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云往不還。 涕零雨面毀形顏,誰能懷憂獨不嘆。 展詩清歌仰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 仰看星月觀云間,飛鸧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
雪后西山崖壁峭。奇觀難與他人道。煨宇有爐無客造。從壑誚。巡檐且索梅花笑。冷蕊疏花開矯矯。水村妝點霜林槁。賴有此君同節操。成二寶。淺斟低唱漁家傲。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溪谷多風,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還望故鄉,郁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轉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云外賓鴻聲漸杳。羈人聽罷如嘗蓼。我對清尊時復倒。風露早。黃雞果是能催曉。蓮褪殘紅涼乍到。水天一色供游眺。短笛悲秋知音少。吹別調。新翻商意漁家傲。
濃綠園林光莫葆。詩翁只愛窗前草。驟雨才過蛙又鬧。亭館好。日長人在蓬萊島。風度新松聲裊裊。酒酣卻笑瀛洲小。柳外荷邊休計較。皆可棹。采蓮人和漁家傲。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戀樹濕花飛不起,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 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陽沽酒市,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秦關西望壯心驚,風雪梁園送汝行。 漢帝有恩前賈席,書生何計請終纓。 金繒歲月翻挑虜,宵旰朝廷已論兵。 若到江南逢二顧,安危萬里想同情。
迢迢郎意,盈盈妾恨,今夕鵲橋欲度。世間兒女一何癡,斗乞巧、紛紛無數。遙知此際,有人孤坐,心切天街云路。好因緣是惡因緣,夢魂遠、陽臺雨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