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畢都憲致仕
南國來何晚,龍門去未遲。
四方無事日,一老是閒時。
天地憑藜杖,風花任酒卮。
大臣終體國,去就不嫌疑。
南國來何晚,龍門去未遲。
四方無事日,一老是閒時。
天地憑藜杖,風花任酒卮。
大臣終體國,去就不嫌疑。
你從南方來任職已經很晚了,如今從高位退休也不算遲。現在天下太平無事,你這位老臣正好可以安享悠閑時光。此后你可拄著藜杖漫步天地間,隨意賞風花、飲美酒。大臣始終心系國家,無論在位還是隱退都問心無愧,不必有嫌疑顧慮。
畢都憲:姓畢的都御史。致仕:官員退休。
南國:南方。
龍門:借指高位。
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酒卮:酒杯。
體國:心系國家。
去就:指去官或就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畢都憲可能因年事已高或其他原因選擇退休。詩人為表達對他的尊重和理解,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畢都憲退休,突出畢都憲進退得當、心系國家的品質。語言平實卻飽含情感,體現了詩人對官員退休這一現象的積極態度,在同類送別詩中有一定特色。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晢晢,君子至止,鸞聲噦噦。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波浪兼天寇盜窮,將軍乘勝奏膚功。三年戎馬關河月,不及狼山一夜風。
閉口桐魚勿復論,數間老屋枕云根。曉鐘三板出山去,分付獼猴為守門。錫杖凌空去復還,片云縹緲伴身閑。春風錯種醍醐草,引得牛來食雪山。人居天地一樊籠,撫掌山家四壁空。不道今年空得盡,且無雀鼠到山中。四祖門庭寂寞秋,牛頭只是舊牛頭。如何一旦風光別,花落花開百鳥愁。四卷楞伽幾上安,而今老去懶能看。庭前桂樹花開未,分別西風信鼻端。黃金欄護紫袈裟,禁苑恩深賜予奢。林下衲僧那有此,多年枯木對春華。結草為廬萬仞頭,人間蟻穴自王侯。客來借問窮通理,不意僧中有許由。白蓮有社一經過,會意由來不在多。滿目廬山青未了,聞鐘歸去意云何。我本三生兜率天,為差一念又塵緣。早知密意無多子,不著旁行貝葉邊。燈燈相續古猶今,怪底門前立雪深。衣不得傳關臂事,汝師輕發老婆心。
落照浸湖天,沙明月在船。鳥棲臨水樹,人語隔林煙。浮世止一宿,馀生能幾年。如何衰暮日,猶滯楚江邊?
山月圓明照八方,祇應云雨蔽清光。擁衾獨倚朱明坐,中夜蟾光已到床。
南村誰與賞奇文,月旦評中接令聞。越陌枉存憐索處,折麻持贈慰離群。妙齡鬼語推長吉,垂老玄言謝子云。唯有郊居人未識,定攜新賦一尋君。
枯魚過河泣,早不慎出入。寄書謝魴鯉,悔來那可及。
寒褪關山青糝黃。碧天長。動參商。星波碎迸,流轉舊吟觴。日月不居春又近,縈別語,滿空江。
嚴風大澤枯,霰雪寒威至。此時陶彭澤,相與父老醉。醉不必相扶,顛倒無倫次。處世貴無名,不知斯我貴。斯人今已亡,三嘆有遺味。
月露庭中錦繡筵,神光五色一何鮮。世間工巧如求得,四至卿曹亦偶然。
九日登臨有雁來,書傳坐上手親開。呼兒滿酌黃花酒,為子深傾錦石杯。
風急夜窗鳴,暗知庭下積。曉幔忻以捲,虛堂睡成癖。飄飖初縈林,凌亂欲侵席。擁扉人莫掃,何似袁家宅。
鎮南亦自有桃源,載酒來尋不計年。秪為燒茶煩道士,故令閉洞返漁船。一從春雨花開后,是處朝霞色可憐。笑我老來無腳力,欲呼船子少船錢。
言從瀧水去,忍與故山違。帆影侵平楚,鐘聲隔翠微。孤蹤成獨往,無夢見君稀。早歲同袍者,何年攜手歸。
秋原晚蕭曠,杖藜荒徑微。川迥眾漚集,天清孤筜歸。寒煙蔓草密,積雨豆苗稀。臨流擬結構,息鞅振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