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龍吟 大石
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佇。因念個人癡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吟箋賦筆,猶記燕臺句。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
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佇。因念個人癡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吟箋賦筆,猶記燕臺句。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
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在章臺路上,又看到梅花凋謝,桃枝上剛綻出花苞。幽靜的街巷里,人家依舊,去年筑巢的燕子,又飛回舊居。我黯然凝神佇立,想起那個嬌小可愛的姑娘,當初她初次探頭出屋看我。清晨她淡淡地涂抹宮黃,用衣袖擋風,笑語盈盈。我像當年的劉郎重到這里,尋訪鄰居,打聽當年一同歌舞的人。只有舊日的歌女秋娘,名聲依舊。我還記得當年題詩相贈的情景。不知如今誰陪她在名園露天飲酒,在東城悠閑漫步。往事已隨孤雁遠去。我來探春,卻滿是傷離別的情緒。官道旁的柳絲低垂如金色絲線。我騎馬歸來天色已晚,池塘上細雨飄飛。令人斷腸的院落里,簾外飄著隨風飛舞的柳絮。
章臺路:漢長安有章臺街,多妓館,后以章臺代指妓女聚居處。
褪粉梅梢:指梅花凋謝。
試花:指花初放。
愔愔(yīn):幽靜的樣子。
個人:那人,指所思念的女子。
淺約宮黃:略施宮妝。宮黃,古代婦女額上涂飾的黃色。
前度劉郎:用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意,作者以劉郎自比。
秋娘:唐代歌女常用名,泛指歌女。
燕臺句:用李商隱遇柳枝故事,指贈給所愛女子的詩句。
露飲:露天飲酒。
官柳:官道旁的柳樹。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周邦彥一生仕途坎坷,他多有羈旅行役之作。這首詞可能是他舊地重游,回憶起曾經與一位女子的交往,觸景生情而作,抒發了對舊日戀情的懷念和身世之感。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舊情難再的哀傷。其特點是結構曲折,今昔交織,情感深沉細膩。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周邦彥詞的典型風格,藝術成就頗高,對后世詞的創作有一定影響。
車遙遙,馬蕭蕭,一車一笠今昔交。匹馬登登逢舊別,下車彈笠道旁揖。敝車羸馬各西風,努力前遒謝車笠。
大士昨來聞出世,阿師今日又登途。杖頭倘有閑田地,寄我山頭一紙書。
川原澹微風,草色綠以齊。牛羊散平野,欲與蒼煙迷。麾肱畢來升,鞭策何用攜。所以隱君子,于焉記幽棲。朝牧日在東,暮牧日在西。爾羊無百尾,爾牛無千蹄。對之忽兩忘,俯仰惟端倪。因茲崇隱德,豈顧犢與羝。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潤翻成長養功。恰似有人長點檢,著行排立向春風。
二月桃始花,淮南客還家。階前疏雨落,堂上春衣薄。為言沈約在吳中,玉壺青絲酒如空。春風相過蕙草綠,芳菲滿堂樂未終。
伏臘年來盡可支,雞棲豚柵擁茅茨。病魔卻苦無虛日,酒量那能及往時。一任野翁閒競席,幾將衰發笑臨池。飲情只有看山約,百遍相招總不辭。
斯文天欲喪,疑義有誰祛。無復諄諄誘,空令咄咄書。秋風冢上木,夜月墓邊廬。每與諸孤道,相看淚滿裾。
市門處處系冰花,燈影蛾云動絳紗。走馬城中三日雪,不知春已入誰家。
生在西山,常居東谷,出沒無時。向枯樹巖前,幽泉澗畔,饑餐渴飲,飽暖隨宜。一任縱橫,平生勇猛,走入叢林萬木披。誰知得。但無憂無懼,斷絕狐疑。等閑剔起雙眉。有萬里風生八面威。自踏葉巡山,不離元所,一靈不昧,百獸皈依。跳下懸崖,咆哮振地,月白山寒水滿溪。收牙爪,且藏身遁跡,獨步云歸。
柯嶼山水奇,之子鐘靈秘。吾黨推白眉,詞壇標赤幟。衡門可棲遲,丘園還自賁。服食采三秀,衣裳裁薜荔。天倪既已和,純白無不備。但作襧衡狂,不下楊朱淚。暌違日以長,臨風思把臂。
冷月颼颼過小樓,小樓坐臥即春秋。三年空結千回夢,一水偏分兩半球。有序星辰恒運轉,無端思緒自煩憂。擬于此夜漂洋去,未解素娥攜我不。
石骨嵌巖聳怪形,主人對此快詩情。若教老筆來模仿,盤礴終朝畫不成。
吏曹清雅復誰如,三載淮陰遠謫居。豈謂風蓬嘆流轉,久從霄漢擬遷除。子平實有歸田賦,公干虛傳臥病書。乘月共憐霜燕起,悲鳴猶是落弦馀。
桃花園作芳林苑,濛汜池通祓禊堂。前以驕奢為晉宋,后無規鑒亦齊梁。
別業踞仙洲,仙人洞壑幽。巖回疑徑斷,林抱見溪流。竹隱橫琴坐,花隨放棹游。終期謝簪紱,掃石臥茲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