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 其二 道山亭餞張椿老赴行在
風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亂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須記。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風露底。石上岸巾愁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亂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須記。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在風露之中,我在石上撩起頭巾,愁緒涌起。月亮行至房宿的位置,天空如碧水般澄澈,亂峰的清影倒映其中。此次你前去朝廷任職一定要記住,今晚咱們在道山亭一同醉酒。明年在宮殿中人們都會指著你說,這是侍奉玉皇大帝香案的官吏。
岸巾:掀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衣著簡率不拘。
房心: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房宿和心宿。
登瀛:唐太宗開文學館,以杜如晦等十八人并為學士,分三番出入,討論文獻,號為‘登瀛洲’,后以“登瀛”比喻士人獲得榮耀的職位。
道山:這里指道山亭。
玉皇香案吏:指在朝廷中接近皇帝、地位清貴的官員。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張椿老要前往行在(皇帝所在之地)任職,作者在道山亭為其餞行,有感而發創作此詞。當時朝廷局勢或相對穩定,作者與友人分別,既有不舍又為友人仕途順遂而欣喜。
這首詞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送別時的復雜情感和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甘向清時無別求,老來心事更悠悠。不因文靖多年別,那得皇都半歲留。名紙未教人識面,歸途仍與鶴同舟。秋來白社多新酒,應對耆英話遠游。
機不離位,沉乎醉鄉。語不離窠,滯在金網。
及身不相就,失君還自來。軒窗積塵寸,一一為我開。撐胸郁梁棟,吐地成樓臺。委蛻等一寄,遑知華屋哀?牡丹正向闌,紅白香作堆。留慰遲暮眼,識君殷勤栽。欲行見遺容,悄然重徘徊。交期安足道,悼此曠世才。仲昭洵令子,溫粹含清英。珵美不自襮,澄觀瞭八瀛。昨從上京歸,墓田亦已營。掇拾補先稿,夢寐通精誠。就我來吳門,并載送以行。不期欻至此,編摩共一檠。有弟舞勺年,皎然神宇清。繼述信匪易,世難需堅貞。吾衰剩青眼,江海無涯情。
穫水登紅稻,篙舟割紫菱。杯盤見秋物,江海思飛騰。
光祿江陰彥,素業出靖江。開疆垂百載,維君破天荒。天道不遠人,于人情最真。好賢與樂義,區區邁等倫。靖江若桴浮,人煙載浮居。君今乘桴去,吾欲與爾俱。
晴日無多雨日多,春藏花底暗消磨。一年尚有幾春色,花若飄零春奈何。
楚山千疊隱南轅,漢渚風檣箭浪翻。流水東西俱怨別,離亭長短共銷魂。歌翻白雪知難和,注怯黃金故易昏。玉骨更羸詩筆苦,客裾猶欲曳何門。
北朝宮闕已陵夷,南渡衣冠更亂離。誤國始知金匱冊,蒙塵空嘆翠華旗。龍爭虎斗中原破,海倒江翻萬古悲。猶是曹時歌舞地,風塵今日淚還垂。
誰道春歸無覓處,眠齋香霧作春昏。君詩似說江南信,試與梅花招斷魂。花開莫奏傷心曲,花落休矜稱面妝。只憶夢為蝴蝶去,香云密處有春光。老夫粥后惟耽睡,灰暖香濃百念消。不學朱門貴公子,鴨爐煙里逞風標。鼻根無奈重煙繞,偏處春隨夜色勻。眼里狂花開底事,依然看作一枝春。漫道君家四壁空,衣篝沈水晚朦朧。詩情似被花相惱,入我香奩境界中。
高山種芙蓉,復經黃檗塢。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
新妝尚未成,覽鏡自太息。折取丹若花,榴子何能得。待歡不下簾,春風滅寒燭。云中見一星,今夜成單宿。
秋與歸帆零亂。涼云飛不去,江天遠。可是客心悽斷,又過楊葉洲邊,梅根冶畔。繞磯陳跡滿眼,敗壘映飛觀。笑折戟沉沙、終難浣。但拄頰,悄無言,且領斜日青山,一聲檀板。
錦城春暖獨乘驄,行看芙蓉秋晚紅。一笑峨嵋山顫雪,再吟巫峽水增風。高岡遮莫鳴孤鳳,層漢猶能峙蟄龍。江上題詩多感激,分明北斗酒杯中。
臺星久出照寰瀛,
懶入端門傍御屏。
上扣北辰乞閑散,
南歸長作老人星。
攜酒高堂問客歸,
黯然先問再來期。
男兒莫謾丘園老,
邦國還資妙手醫。
睡鴨香中風細細,
紫荊花底月離離。
生來忽聽新秋雁,
已動而兄萬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