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其二
高宴華堂夜向闌。急管飛霜,羯鼓聲乾。仙人掌上水晶盤。回按凌波,舞袖弓彎。
曲罷凝嬌整翠鬟。玉筍持杯,巧笑嫣然。為君一醉倒金船。只恐醒來,人隔云山。
高宴華堂夜向闌。急管飛霜,羯鼓聲乾。仙人掌上水晶盤。回按凌波,舞袖弓彎。
曲罷凝嬌整翠鬟。玉筍持杯,巧笑嫣然。為君一醉倒金船。只恐醒來,人隔云山。
豪華的廳堂里夜宴已近尾聲。急促的管樂聲如霜雪飛落,羯鼓敲得聲嘶力竭。美人手捧像仙人掌上水晶盤般的酒杯。回身踏著凌波微步,舞袖彎曲如弓。舞曲結束,美人嬌態凝注,整理翠鬟。她用如玉的手指持著酒杯,嫣然巧笑。為君一醉,傾盡金船般的大酒杯。只害怕醒來時,人已遠隔云山。
向闌:將盡。
急管:節奏急促的管樂。
羯鼓:一種樂器,源于羯族。
仙人掌:這里可能指美人的手。
回按:回身按節拍。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輕盈,出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
弓彎:形容舞袖彎曲的樣子。
翠鬟:女子烏黑的發髻。
玉筍:形容美人的手指。
金船:大酒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的內容來看,可能創作于作者參加或舉辦的一場豪華夜宴之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人們有條件舉辦這樣的宴會。作者或許在宴會上被美人的歌舞和氛圍所感染,同時也因美好時光的短暫而產生了一些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夜宴場景和美人形象,抒發美好易逝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善于刻畫人物和營造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當時詞的創作風格和宴樂文化。
翠娥獨立水晶宮,體態嬌嬈有意濃。半夜黃婆來叩戶,作媒嫁去與金翁。
西去風塵惡,南歸道路賒。主恩憐太傅,不遣到長沙。江上秋濤水,瓊臺春日花。知君能自適,無夢到京華。
長安米貴不易居,粒粒皆比明月珠。彼麥飯孰即快活,寧知西山有餓夫。
密樹藏鶯,亂花迷蝶,春酣不惜繁華。名園芳榭,處處好停車。歷歷前塵堪記,腸斷處、物是人遐。東風里,重來燕子,難覓舊人家。嘆吾生孤露,飄蓬遲暮,遠恨終賒。奈壯懷消盡,猶滯天涯。誰識吳門春樹,終不是、苕水煙花。紅塵軟,還來小隱,學種故侯瓜。
故人同上大龍山,油幕高張霄漢間。雕沒西江流潦白,雁回南岳斷霞殷。濂溪風月還如在,鐵漢音塵似可攀。自笑醉翁今果醉,青天亦為一開顏。
萬年文運若循環,此道誰堪繼孔顏。但使七篇當世用,便應三代舊風還。子孫故里題鄒國,俎豆嚴祠對嶧山。下馬望塵修敬處,夕陽川上水潺潺。
月白風清殘夜影,辱悲榮喜幾人心。
種得宜男草,忘憂度歲華。墨池憐照影,朵朵鳳頭花。
天荒地老,舊夢余多少。翠板紅牙歌未了,留住六朝秋草。買來一尺霜箋,剪來一片煙嵐。護我詞心一縷,繞他大小長干。
涌泉門北湖西偏,劉公祠堂垂百年。華榱杰棟壓湖曲,老榕脩竹摩蒼煙。羽書昨日淮南至,官司已卜城濠地。毀垣拆屋行見嗟,累歲經營旬日廢。風亭月榭一時空,回首舊游如夢中。更說當年樗里子,誰令卜宅近秦宮。
自是天難問,誰云宦易工。紅顏辭露冕,白日臥秋風。暫跨揚州鶴,聊閒鮑氏驄。君身非阮籍,肯復泣途窮。
芳郊艷春陽,百卉待蔥茜。念我多悲人,如何及游宴。聞鴉墮清淚,睹草增眷戀。豈獨感蓼莪,正自哀衣線。仰天恩罔極,銜慟發先變。愧彼九皋禽,和鳴徹霄漢。
太乙玄珠金液丹,還元返本駐童顏。更須親聽明師語,方可教君見一斑。
芳心元不為春勞,脈脈離愁黯欲銷。一種幽情騷不挽,百生清怨笛難招。靜依淡月臨江驛,暗逐寒云度石橋。蕙歇蘭衰悲吊影,空山千古恨寥寥。
聲鐘起前林,悠悠向南客。天垂大野高,月澹行路白。雞犬淮上村,云霞海邊色。舊時塞垣地,來往人馳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