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孝先之蘄州扶其先大夫相如先生旅櫬歸粵三首 其三
惜汝風塵早,艱虞及弱齡。
誦詩悲陟岵,聞禮夢趨庭。
剝極終來復,藍深或出青。
蘄黃張楚地,早愿返松扃。
惜汝風塵早,艱虞及弱齡。
誦詩悲陟岵,聞禮夢趨庭。
剝極終來復,藍深或出青。
蘄黃張楚地,早愿返松扃。
可惜你早年就歷經(jīng)塵世奔波,艱難憂患在年少時就已降臨。誦讀《詩經(jīng)》中《陟岵》篇而悲嘆,聽聞禮儀仿佛在夢中快步走向父親的庭院。困境到了極點終究會迎來轉機,就像藍色染料夠深或許能染出更青的顏色。蘄州、黃州是當年張楚興起之地,希望你早日護送靈柩回到故鄉(xiāng)的墓地。
風塵:指塵世、旅途的勞累和艱辛。
艱虞:艱難憂患。弱齡:少年。
陟岵(zhì hù):《詩經(jīng)·魏風·陟岵》,是一首征人思念父母的詩,這里表達對父親的思念。
趨庭:典出《論語·季氏》,指接受父親的教誨。
剝極來復:“剝”“復”是《易經(jīng)》中的卦名,指困境到了極點就會向有利的方向轉化。
藍深出青:“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里有困境中可能有新希望之意。
蘄黃:指蘄州和黃州。張楚地:秦末陳勝在蘄縣大澤鄉(xiāng)起義,建立“張楚”政權。
松扃(jiōng):指墓地。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大致是友人李孝先的父親相如先生客死蘄州,李孝先要去蘄州護送父親靈柩回廣東,詩人寫下此詩送別。當時可能社會動蕩,人們生活多有艱辛,友人年少就遭遇喪父之痛,詩人有感而發(fā)。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護送父親靈柩歸鄉(xiāng),表達了對友人的同情與祝愿。其特點在于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在送別詩中展現(xiàn)出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情感深度。
緣問藍橋何處,會教萍水能逢。屏前相遇送春風。笑盈眉展碧,羞暈頰流紅。萬事多磨時阻,幾番低訴心同。可憐好景易成空。絮飛人別后,花落夢痕中。
莫教雕琢傷渾璞,卻許推敲費苦思。有似佳人嫌脂粉,蓬頭垢面也非宜。
須若神仙工造化,吟來百物亦如生。慢驚花鳥知人意,更愛山川若有情。
檢點溫情綺夢,幾回淺醉閑眠。黃昏絮語小鐙前。每逢梨雨夜,辜負杏花天。蘇小當門有柳,桃根欲渡無船。十年相見祗相憐。從今云跡散,何處月重圓。
眼底流紅飛點點,尊前凝綠自親親。傾杯無語漬羅巾。西窗曾剪燭,南陌不逢人。醉里真能花解語,醒來原是夢中身。秋風卷幕不嫌頻。千金拚買淚,一笑又生春。
少陵歷盡人間苦,太白經(jīng)多醉夢鄉(xiāng)。現(xiàn)實中能兼浪漫,千秋詩味最深長。
鴛鴦舫小,楊柳腰柔,雙槳漸移湖上好。燕嬌鶯怯,可是春風尚時早。西陵道。紅樓倚馬,珠戶調(diào)琴,前度杏花深處了。鈿合釵分,便覺輕狂縱年少。鏡花渺。驚斷艷陽逝波,忍看謝池芳草。回想油車袖香,繡堤籠曉。嘆人杳。秦路舊跡盡迷,藍橋甚時重到。怎怪多情宋玉,夢魂傾倒。
二百春秋逢岳降,猶彌浩氣達天衢。虎門績著千秋史,雁磧詩成萬里圖。自是朝廷輕國士,何曾將士惜頭顱。延平逝矣英雄幾,黃胄驅夷又一儒。
淺逗深情一笑鐘。低頭花面幾番紅。小樓不寐聽春雨,繡戶斜開漏曉風。輕忍別,再難逢。天涯芳草夢誰同。藍橋空惹相思約,只與蕭郎陌路中。
清溪照影,日暮波寒風不定。薄袖輕衫,步起平沙紅蓼間。深林佇立,滿地啼蛩人寂寂。摘得山花,晚霧迷濛一徑斜。
玉鏡臺前暗送香。侵晨淺約敢輕狂。蝶翻金粉偎春暮,花罥殘紅惱艷陽。情縹緲,影微茫。思縈離恨日偏長。綠箋密記花前事,青鳥無憑淚幾行。
隔水驚鴻會遠心。輕歌緩拍覓知音。窗前邀月情何切,花下遺箋意自深。聽夜漏,度鄰砧。黃庭初拓背人臨。忽傳家報催歸急,忍淚無辭抵萬金。
林葉殷紅猶未遍,閒庭寂寂花空。輕羅小扇怯西風。暮云侵碧樹,搖落意重重。拈管裁篇無意緒,高樓欲上還慵。新愁舊恨鎖眉峰。黃昏誰是伴?微雨暗簾櫳。
滄海探珠爛熳游。五湖舊約一扁舟。風翻前度桃花扇,月印當年燕子樓。山斂翠,水凝流。江南好景信多愁。周郎曲顧無雙曲,宋玉秋悲第幾秋。
燈昏衫袖,風梳鬢發(fā),獨坐織寒衣。羅帳低垂,錦書零亂,新月照眠遲。頻移枕、愁濃夢遠,惆悵味來詩。花影扶疏,蟲聲凄切,簾外數(shù)星西。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