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易修師為染衣
毿毿雙袖淚痕乾,
何意偏憐范叔寒。
一榻云煙分半席,
長宵擁毳共團圞。
毿毿雙袖淚痕乾,
何意偏憐范叔寒。
一榻云煙分半席,
長宵擁毳共團圞。
雙袖下垂細長,淚痕已干,不知為何您偏偏憐惜我如范叔般貧寒。在這一榻如煙似霧的氛圍里分我半席之地,漫漫長夜我們擁著毛氈一同團圓相聚。
毿(sān):形容毛發、枝條等細長的樣子。
范叔:指戰國時的范雎,曾貧寒落魄,此處詩人以范叔自比。
榻:狹長而較矮的床,泛指床。
毳(cuì):鳥獸的細毛,這里指毛氈。
團圞(luán):團聚,團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當時可能處于生活較為困頓、心境凄涼的狀態,易修師給予了他關懷和幫助,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易修師的感激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質樸的語言和具體的場景描寫來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與他人的情誼。
春風剛煖日剛晴,匹馬西循廣陸行。山近太行云乍白,雪消滄浦水猶明。對床盟在逢新月,負笈年多識舊程。莫嘆綠絲容易改,短亭疏柳半平生。
老去將軍最好文,出群名字久相聞。幾人識面窺春色,十載思歸隔暮云。延客酒方應自制,游山詩韻好誰分。投瓜擬得瓊瑤報,何日雙魚寄水濆。
水泠泠兮樂奏,風細細兮鸞吟。月隨人而有意,云出岫以無心。山嶙峋兮北邁,水嗚咽兮東流。欲尋源而遠去,思絕世以無求。約芝蘭之環佩,葺薜荔之裳衣。躡煙云而高蹈,世與我以相違。折南澗之芳芷,采西山之嫩薇。贈佳人兮為好,與握手兮同歸。
有世不受出,無魔不受鍊。君子之道四,拈來頭頭見。
舊拙不可悔,新巧吾無能。閉戶深養拙,拙久智自增。
世路紅塵可厭,人情白首如新。便可閉門端坐,不須開眼看人。
抱璞荊山哭幾回,瞢騰天醉孰憐才?淚添夜雨滋花去,愁挾春雷裹夢來。遠志何妨名小草,高情原不乞殘杯。傷心最是鐘聲寂,耳畔惟聞瓦釜雷。
臨平湖邊秋閣小,古木幽篁通窅窕。云間返照落漁帆,江上馀霞送飛鳥。蒹葭蒼蒼月滿磯,何日西風一棹歸。詩成沽酒切鱸膾,坐見山水涵清輝。
好云游,是馬鈺。幸遇華宗,一視如親族。拜禮從今為骨肉。仰荷恩憐,終日閑相逐。告吾兄,聽我囑。莫慮兒孫,自有兒孫祿。愿早灰心明性燭。占取清閑,修取將來福。
龍江雪霽新蜍垂,傾都祖餞問送誰。行路曰嗟嗟信宿,信宿袞衣心傷悲。初自公來秉留憲,大法小廉墨吏遁。巫紛鞅掌白簡持,嫠恤血腔皂囊獻。未幾有詔陟司徒,杼空所在告庚呼。何人視國如視家,一疏再疏修髯枯。惟是補浴藉敷擾,公私兩裕慰億兆。至尊色動上卿賢,封事每奏輒俞表。一朝移疾賦遂初,溫綸朝拜夕懸車。主圣臣貞堪萬古,折柳何事獨欷歔。欷歔風人歌采艾,銷魂淥波映征蓋。差喜長白春為期,從公賭墅東山靄。屈指攜筇碧嶂中,急流勇退黑頭公。只恐時養釣渭暫,宵衣早晚載非熊。
還將抖擻向風塵,一放聲聞酒入唇。莫笑野夫無所住,出山今是住山人。
蚺城誰筑溪之涯,層樓簇簇排人家。兩岸春風好楊柳,一池霽月芙蓉花。香與清風遠方覺,污泥不染塵不著。小亭紅瞰碧波心,著我中間看飛躍。
水暖身初凈,湯溫病欲蘇。夢騰仿拂玉環俱。忽地明皇駕到,一見大驚呼。怒喚高常侍,快揪不法徒。皮鞭痛打這狂儒。嚇得頭昏,嚇得汗如珠。嚇得筋酥骨軟,沒個侍兒扶。
分付輜車且莫巾,臨川道上有輕塵。平生怪煞荊舒老,多讀詩書少識人。
鹿泉山下水生波,古廟長松帶碧蘿。星斗尚瞻淮市劍,煙霄疑駐楚人歌。中分鼎足非無蒯,晚疾蛾眉豈獨何。萬古幾人知國士,愧予蓬鬢一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