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文安知楚雄府
君領銅魚問碧雞,封疆諸葛舊營西。
禺山閣道盤丹徼,岷水牂牁帶黝溪。
鼓角連城霄月凈,干旌一路火云低。
請看盤木他年頌,還擬中和樂職題。
君領銅魚問碧雞,封疆諸葛舊營西。
禺山閣道盤丹徼,岷水牂牁帶黝溪。
鼓角連城霄月凈,干旌一路火云低。
請看盤木他年頌,還擬中和樂職題。
您帶著銅魚符去楚雄府任職,那地方在諸葛亮舊營西邊。禺山的閣道盤繞在南方邊境,岷水和牂牁江連著黝溪。城上鼓角聲中,夜空明月皎潔,一路上旌旗在火云下低垂。且看日后對當地的贊頌之辭,還會像《中和》《樂職》那樣被題寫。
銅魚:銅魚符,古代官員的信物。
碧雞:指楚雄府,傳說此地有碧雞神。
諸葛舊營:諸葛亮南征時的舊營地。
禺山:山名。
丹徼:南方邊境。
岷水:岷江。
牂牁(zāng kē):古水名。
黝溪:黑色的溪流。
鼓角:軍中用以報時、警眾或發號施令的吹奏樂器。
干旌:旌旗。
盤木:地名。
中和樂職:漢樂府歌名,這里指對官員政績的贊頌。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友人祝文安要去楚雄府任職,詩人寫下此詩為其送行,可能表達對友人在邊疆任職的期待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赴任,突出特點是描繪邊疆風光雄渾壯闊,表達情感積極向上。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的一種風格。
新命起高眠,江湖空浩然。
木衰猶有菊,燕去即無蟬。
分察千官內,孤懷遠岳邊。
蕭條人外寺,暌阻又經年。
東堂今已負,況此遠行難。
兼雨風聲過,連天草色干。
鴻嘶荒壘閉,兵燒廣川寒。
若向龍門宿,懸知拭淚看。
門徑眾峰頭,盤巖復轉溝。
云僧隨樹老,杏水落江流。
峽狖有時到,秦人今日游。
謝公多晚眺,此景在南樓。
別業逸高情,暮泉喧客亭。
林回天闕近,雨過石門青。
野果誰來拾,山禽獨臥聽。
要迎文會友,時復掃柴扃。
南方山水地,念子為貧游。
縱是逢佳景,那能緩旅愁。
夕陽行遠道,煩暑在孤舟。
莫向巴江過,猿啼促淚流。
斂屨入寒竹,安禪過漏聲。
高杉殘子落,深井凍痕生。
罷磬風枝動,懸燈雪屋明。
何當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暝蟲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聽雨寒更徹,開門落葉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遲回共至今。
遙山寒雨過,正向暮天橫。
隱隱凌云出,蒼蒼與水準。
何時凝厚地,幾處映孤城。
歸客秋風里,回看傷別情。
初聞從事日,鄂渚動芳菲。
一遂鈞衡薦,今為長吏歸。
人臨沅水望,雁映楚山飛。
唯有傳聲政,家風重發揮。
邛南方作尉,調補一何卑。
發論唯公干,承家乃帝枝。
山長風裊棧,江蔭石和澌。
舊井王孫宅,還尋獨有期。
枝干怪鱗皴,煙梢出澗新。
屈盤高極目,蒼翠遠驚人。
待鶴移陰過,聽風落子頻。
青青寒木外,自與九霄鄰。
從容啟華館,饌玉復燒蘭。
是歲茲旬盡,良宵幾刻殘。
風回松竹動,人息斗牛寒。
此后思良集,須期月再圓。
夜來思道侶,木葉向人飄。
精舍池邊古,秋山樹下遙。
磬寒徹幾里,云白已經宵。
未得同居止,蕭然自寂寥。
燃燈朝復夕,漸作長年身。
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
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
掃苔迎五馬,蒔藥過申鐘。
鶴共林僧見,云隨野客逢。
入樓山隔水,滴旆露垂松。
日暮題詩去,空知雅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