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四十述懷八首 其七
磨墨人翻為墨磨,韶華一擲疾如梭。
家貧愛讀書常借,身賤論交友不多。
下士于今無北海,和歌誰信少東坡。
羞將長鋏干時貴,一任蒼蒼待我何。
磨墨人翻為墨磨,韶華一擲疾如梭。
家貧愛讀書常借,身賤論交友不多。
下士于今無北海,和歌誰信少東坡。
羞將長鋏干時貴,一任蒼蒼待我何。
原本磨墨的人反而被墨所消磨,青春年華一下子就像梭子般飛逝。家中貧困喜愛讀書只能常常借書,身份低微談論交友也沒多少人。如今像北海太守孔融那樣禮賢下士的人沒有了,又有誰能像東坡居士那樣應和詩歌呢。我羞于拿著長劍去求取權貴賞識,就聽憑命運對我如何安排吧。
磨墨人翻為墨磨:指本應是主動磨墨書寫,卻反被時光、生活等消耗。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這里指青春年華。
下士:指禮賢下士之人。北海:指孔融,曾任北海相,以愛才好士著稱。
和歌:應和詩歌。東坡:指蘇軾,號東坡居士,文學成就極高。
長鋏:出自《戰國策·齊策》,馮諼曾彈長鋏而歌,后用來指懷才不遇者的訴求。干時貴:求取當時權貴的賞識。
此詩創作于癸未年詩人四十歲時。當時詩人可能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不高,難以實現自己的抱負,身邊也缺少志同道合之人,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以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懷才不遇、孤獨寂寞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文人的生活境遇和內心世界。
嚴冬季月,
星回風厲。
享祀報功,
方祚來歲。
白藏應節,天高氣清。
歲功既阜,庶類收成。
萬方靜謐,九土和平。
馨香是薦,受祚聰明。
祀既云畢,明靈告旋。
禮洽和應,神歆福延。
動植咸若,陰陽不愆。
錫茲純嘏,天子萬年。
盛德陳萬舞,威棱暢九垓。
風云交律候,日月麗昭回。
行慶休祥發,乘和春氣來。
百神肅臨享,蕩蕩天門開。
玄英戒序,黑郊臨候。
掌禮陳彝,司筵執豆。
寒氛斂色,冱泉凝漏。
樂以迎神,八音斯奏。
緹幕移候,青郊啟蟄。
淑景遲遲,和風習習。
璧玉宵備,旌旄曙立。
張樂以迎,帝神其入。
太皞御氣,句芒肇功。
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神以感通。
鼎俎修蚃,時惟禮崇。
旨酒告絜,青蘋應候。
禮陳瑤幣,樂獻金奏。
彈弦自昔,解凍惟舊。
仰瞻肸蚃,群祥來湊。
帝在靈壇,大明登光。
天回云粹,穆穆皇皇。
金奏九夏,圭陳八薌。
曠哉動植,如熙春陽。
黃中正位,含章居貞。
既長六律,兼和五聲。
畢陳萬舞,乃薦斯牲。
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序移玉律,節應金商。
天嚴殺氣,吹警秋方。
槱燎既積,稷奠并芳。
樂以迎奏,庶降神光。
樽彝既列,瑚簋方薦。
歌工載登,幣禮斯奠。
肅肅享祀,颙颙纓弁。
神之聽之,福流寰縣。
大君出震,有事郊禋。
齋戒既肅,馨香畢陳。
樂和禮備,候暖風春。
恭惟降福,實賴明神。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申錫無疆,宗我同德。
曾孫繼序,享神配極。
羽鑰低昂文綴已,干戚蹈厲武行初。
望歲祈農神所聽,延祥介福豈云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