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贈耕隱
閑逐農談度歲華,古風應似晉元嘉。
山雞可狎鳧將子,郭索初肥稻有花。
秋秒徵桑為井稅,春來插槿別鄰家。
憑君莫問市朝事,沙上蕭蕭蓬倚麻。
閑逐農談度歲華,古風應似晉元嘉。
山雞可狎鳧將子,郭索初肥稻有花。
秋秒徵桑為井稅,春來插槿別鄰家。
憑君莫問市朝事,沙上蕭蕭蓬倚麻。
悠閑地和農民交談來度過歲月,這里的古樸風尚應像晉代元嘉年間。山雞可以親近,野鴨帶著幼崽,螃蟹剛剛肥碩,稻田里正開花。秋末征收桑葉用來繳納賦稅,春天插下木槿來分隔鄰家。請你不要問那市朝的事情,沙灘上蓬草在風中蕭蕭作響,緊靠著麻。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歲華:時光,年華。
晉元嘉: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424 - 453),史稱“元嘉之治”,社會相對安定繁榮。
狎:親近。
郭索:指螃蟹。
秋秒:秋末。
井稅:田稅。
插槿:插木槿作為籬笆。
市朝:指朝廷或官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個相對寧靜的鄉村環境。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或紛擾,詩人借此表達對田園生活的追求,以遠離市朝的喧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田園生活,突出鄉村的寧靜古樸。其特點是用質樸語言描繪鄉村景象,展現出獨特的田園風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田園生活的一種審美傾向。
橋磴支吾轍,篁路拂輕鞍。三尹無喜色,一適或垂竿。
海闊天長萬里風,光輝不減又當空。水花蕩漾何嘗定,桂影依微一樣同。對酒及時還似鏡,登樓相待恐如弓。今宵昨夜看圓缺,照盡興亡一點中。
池面白魚吹落絮,□□□□退枯花。無因光祿賜官酒,且學潞公灌蜀茶。
日游通德里,會面蓋先傾。我作南垂去,君成東蓼行。忽持芻束奠,忍聽薤歌聲。為看三珠樹,門高莫與京。
近市開蘭若,塵中得靜幾。鐘催城樹曉,錫伴野云飛。化俗多傳偈,持齋獨掩扉。自今身得度,僧法盡皈依。
復作中年別,仍懷后日憂。關山遮極目,汴泗只東流。政好遭頻借,詩清得暗投。會看靈壽杖,扶出富民侯。
貳車南去撫烝黎,雪色梅花滿路岐。問俗遙連交阯郡,到官正及艷陽時。已知寡欲能勝瘴,預喜多才會變夷。為訪龍州曾貳守,久無書札寄京師。
大斗空聞介壽祺,年開七帙已云稀。尋常獨共黃花醉,不用紅綃舞枳枝。
當年馴暴女中英,姱節由來重旦評。令子瞻云依壽母,階前蘭玉競敷榮。
悶懷難表。西風弄、愁人蹤跡顛倒。笑拚華發付凄涼,露泣芙蓉老。夢破柳煙胡蝶曉。沈吟擲鏡寒云掃。世事總休休,但倩取、幽窗月影,夜半留照。憔悴,動處非狂,愁時非醉,畫里人應知道。繞崖黃葉正紛紛,好共哀猿嘯。落蕊楚江君莫惱。芳洲處處悲秋草。自有閑云飛伴,松月山空,桂叢煙渺。
長日鳥聲歇,山靜若神守。跫然聞足音,兩馬山之右。開關詢何客,拜此莆中友。款款致衷素,歷歷未釋口。間關山路遙,會晤殊未偶。呼童摘新豆,薦此欖山酒。村酒那醉人,空歌拍銅斗。浮生亦易了,白日好西走。丈夫貴自樹,窮通無好丑。乾坤有常業,可大還可久。千瘡百孔馀,彌縫魯中叟。賢曹抱素資,策鞭良未后。吾拙甘死窮,草木同枯朽。
門巷蓬蒿一尺深,小軒岑寂似山林。鳥聲落枕有高下,山色閱人無古今。客里三年侵老境,床頭一易浣塵襟。晚涼癡坐忘言里,滿地西風白玉簪。
疊嶂淩云勢欲頹,趙王曾此筑高臺。關河北望秦京在,冠冕南通漢使回。水繞仙城馀古木,山迎輦路總荒苔。霸圖王業今何在,回首咸陽幾劫灰。
北風吹水淺,勢使沓潮回。凍苦江沙合,陰愁雪色來。消寒馀酒滓,擁暖只爐灰。且喜河邊柳,年光已暗催。
唶女商中丞,胡不冠而惠文。逍遙坐高堂,誰令六師。女張皇高,天下有白日,不照將軍之門。唶女中丞,白日又不照未央。肘腋之禍私所詳。欲言未言以彷徨。唶女中丞,曷不為良臣,勢迫難為良。念欲為忠臣,忠臣罹禍殃。甲士三十萬,東西若風云。唶女中丞,自有君子六千人。不愿隸大將軍。愿隸主上察不臣。唶女中丞,雷霆蔽天來,一何殷殷不收。脫女惠文之冠,三木而囊頭。朝備席上僚,暮列庭下囚。唶女中丞,養犬吠發宵人之奸。后宮乃得脯臘,養犬以饔餐。唶女中丞,編槿衡御,闌入之暴臣。陬者乃得剪撤,編槿以為薪。詔使馳入壁,欲歸定遠符。前庭族將軍,后庭出赦書。肉如崤賜大餔。健兒擦血馬噴珠。還我冠,冠中丞,爭呼四望追鋒車。唶女中丞,覆盆之光獨不開。飲絲茹綸向泉臺。日出之日胡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