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明遇留別韻
秦地長城紫塞曲,漢家亭障白云齊。
將軍幕府傳刁斗,壯士關山送馬蹄。
鄉信迢迢隨去雁,邊心渺渺聽鳴雞。
行看烽火回中靜,秪見明星隴上低。
秦地長城紫塞曲,漢家亭障白云齊。
將軍幕府傳刁斗,壯士關山送馬蹄。
鄉信迢迢隨去雁,邊心渺渺聽鳴雞。
行看烽火回中靜,秪見明星隴上低。
秦地的長城沿著曲折的紫塞蜿蜒,漢家的亭障高聳與白云平齊。將軍的幕府中傳來刁斗的聲音,壯士們在關山上策馬前行。家鄉的書信隨著遠去的大雁遙遙而來,戍邊的愁緒在雞鳴聲中愈發渺遠。眼看著回中的烽火已經平息,只看見隴上的啟明星漸漸低垂。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后次序寫詩。
紫塞:北方邊塞。
亭障:邊塞堡壘。
刁斗:古代軍中用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擊以巡更。
邊心:戍邊者的心懷。
回中:古地名。
明星:啟明星。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的邊塞戰事有關。詩人或許身處邊塞,目睹了邊塞的軍事防御設施和將士們的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邊疆可能存在一定的軍事緊張局勢,詩人通過詩歌表達了對邊塞生活的感受和對和平的渴望。
這首詩以邊塞為主題,展現了邊塞的壯麗風光和緊張的軍事氛圍。主旨是表達戍邊者的復雜情感,既有豪邁的壯志,又有思鄉的柔情。它在邊塞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現了古代詩人對邊塞生活的關注和描繪。
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共當中。
青山青水兩依依,雙槳來打青玻璃。青水長共槳終始,青山不與船相移。白云亦渡天中水,天水湖水交難離。可能天水深湖水?白云淪沒雨來飛。天中水墜投湖水,湖水感激生漣漪。青山悵失水中影,情懷索漠神蒙迷。只有打槳青衫客,頗愛青雨青鬢眉。雨后水山青更好,青波搖曳與山嬉。青山欲笑先垂淚,青青淚拂為山溪。流向水中無彼此,一波蕩漾兩心期。船上青年誰氏子?塵中流落青春違。看世青眼久成白,筑廬欲筑青山欹。濯足無過山中水,垂釣山水勝磻磯。小艇日泛水光翠,小纜暮系山草萋。不羨功成攀北極,不須吳破始西施。舉世滔滔莫可語,今人安有古風遺。一身孤孑飄零里,青衫青鬢兩塵緇。停舟住槳獨惆悵,嗟爾青山青水兩依依。
塞外一麾兼兩鎮,撫巡叨拜圣恩優。同朝諸老聯鑣送,古寺高僧掃榻留。剪燭夜談鄉思好,膏車明發宦情憂。來年奏捷應歸覲,還儗停驂此地游。
潔白心如玉,寬和氣似春。索居當晚歲,取友得斯人。婺女書難再,泉南跡已陳。天高不可問,反袂獨傷神。能吏今非少,純儒古亦稀。斯人胡不壽,吾道豈其非。才自堪時用,心難與義違。九原無起日,誰復可同歸。
去隨流水琴,來坐翠微岑。青鳥言歸信,白云無住心。聞思修法忍,戒定慧行深。爐香幡影里,儼然支道林。
山行窮深林,林深人跡稀。五里一荒村,十里無澗溪。路逢饑老翁,投杖向我啼。宣言盜賊暴,民庶久流離。我惜為徒卒,對之空傷悲。
城樓三面碧回環,掠過煙波棹不閑。認得客涂曾到處,亂云堆里大龍山。
誰奏封章徹帝穹,蜿蜒滄海奮神龍。陰重兵鐵驅云騎,隊逐旗旌散雨工。送喜定容蓬島客,醉歌欲效杜陵翁。文章大手多燕許,相業須傳濟旱功。
九齡吟詩見徐郎,生時祖翁夢李王。李王英雄難對值,佩郎愿借神仙字。君不見漢有張良唐有泌,愿郎努力報明時,麻姑屈指遙相期。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東府舊基留佛剎,后庭馀唱落船窗。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秋老江南客思侵,年來詩字隔重陰。亦知別后愁如積,紅葉霜林一寸深。
坐致不請友,翩然遠來集。幻境非久留,白日西馳急。此宵曾幾何,晨露下階濕。紅顏不可駐,瑤草無人拾。
船窗深閉懶看書,獨倚船門撚白須。雨共長河織青錦,金錢暈上滴真珠。
白發逢盛世,昕夕鳳翔翱。青山讀舊書,燈火雙目蒿。間從淡泊馀,世與鴻蒙遭。此意自有得,此心不知勞。不為溟渤鯤,不作井里螬。孤亭撫萬竹,無愧五柳陶。試詢紫羅裳,曷若粗布袍?暖翠滴衣袂,朱顏如春桃。清風颯相遇,須鬢何蕭騷!阿咸老京國,俯仰隨官曹。富貴多危機,平地生波濤。回頭眄茲亭,孰謂云臺高?
紅葉西風吹客衣,江邊行李立多時。舟師亦解衢人喜,橫棹中流歌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