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寧范商野二桑扶涯際涯北上
永寧山水接江陽,毓秀鐘靈歲月長。五色絲毫爭炫爛,三株瓊樹共芬芳。卿云影里芝泥紫,瑞日光中蕊榜黃。老我扶衰淹病榻,喜君惜別到文房。
永寧山水接江陽,毓秀鐘靈歲月長。五色絲毫爭炫爛,三株瓊樹共芬芳。卿云影里芝泥紫,瑞日光中蕊榜黃。老我扶衰淹病榻,喜君惜別到文房。
長夜何時旦,藏修只任真。
惜陰常起早,吹律自生春。
處處聞啼鳥,聲聲若應人。
日高云散后,方始正衣巾。
螭坳立后別明光,歲晚婆娑慶幸堂。
鶴怨只能隨發白,菊愁竟不上腰黃。
西歸有地從先壟,北望長江是故鄉。
枌下解空情已盡,西風吹淚濕斜陽。
九旬過半,見成公案。
明眼衲僧,打疊不辦。
萬壽棗子渾侖吞,打鼓普請諸人看。
看看,睦州擔板。
孤桐結根倚崖石,俯瞰清溪照虛碧。
枝葉扶疎朱夏寒,上有翔鸞舊棲跡。
風霜冉冉歲月深,老柯半朽蒼皮蝕。
其中素抱金玉聲,以暗投人人不識。
人不識,多苦心,樵夫斤斧莫相尋。
寧教枯死倒澗壑,不從爨下求知音。
襟懷瀟灑浴沂天,家學相傳幾百年。
外物莫貪蒼玉佩,真才肯賈蠟黃鞭。
不平未用鳴東野,懶讀難為誚孝先。
頼有濂溪衣缽在,滿庭風月浩無邊。
邪傾枝柱費三年,革故圖新有待然。
凌雨千間駢紫佩,濂溪一派寶青氈。
韶鳴已覺俱忘味,鼎養何妨更擊鮮。
師帥作成真有道,詵詵弟子信皆賢。
幽趣上林梢,添高一把茅。
乾坤常在定,日月自相交。
云怕人知處,門開僧不敲。
叢臺歌舞散,空有燕來巢。
一筇雙不借,役役又東還。
野渡淺深水,夕陽高下山。
光陰虛我老,造物靳人閑。
高躅思吾祖,鳴琴獨閉關。
昨過楊州日,知君病已侵。
殊非折腰具,竟作斷弦吟。
遠信逢秋笛,驚哀徹樹禽。
有才無命者,從古至于今。
吳城多第宅,毋過蕙巖家。
不是門如海,都緣刺似麻。
風聲虛動竹,日影漸移花。
清興渾無奈,歸來自煮茶。
苦用吟心續祖燈,得君印證愈分明。
一聆此日雞窗話,盡洗前時蚓竅聲。
飏柳輕風寒忽暖,催花小雨濕還晴。
眼前總是詩光景,可惜明朝又遠行。
詞源傾寫峽江流,曾蹋槐花月里游。
梅嶺詩篇一甌雪,芹宮書冊四山秋。
明珠小借枯崖潤,美玉那無善價酬。
再戰定穿三級浪,絲鞭席帽拜新休。
蘭叢才一干,獨向臘前開。
托蔭偏宜竹,先春不讓梅。
韻從幽處見,香自靜中來。
便欲紉芳佩,靈均喚不回。
浩浩人如海,吟居獨可嘉。
遠山長入戶,萬卷是生涯。
掛石添名畫,分缾插買花。
多應市朝客,無暇到君家。
看人出著笑人低,及至當枰卻自迷。
角上僅全輸了腹,東邊才活喪于西。
欲裝劫去多難補,待算征來恰又提。
天下未應無妙手,勸君莫愛墨狻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