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越調柳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柳陰直直的,煙靄中柳絲飄拂弄出一片碧綠。在隋堤上,曾見過多少次柳絲拂水、柳絮飄飛,為遠行的人送行。登高眺望故鄉,誰能理解我這個在京城漂泊厭倦了的游子呢?在這長亭路上,年復一年,人們折下的柳條恐怕超過千尺了。我閑來探尋舊日蹤跡,又在哀傷的樂曲中飲酒,燈光照著離別的宴席。梨花盛開、榆火新燃,催促著寒食節的到來。發愁船像箭一樣被風很快吹走,水波暖,行船半篙就遠去。回頭看已過了好幾個驛站,送行的人已遠在天的北面。心中凄涼悲切,離恨堆積。漸漸看到別浦水流曲折回環,渡口的土堡寂靜無聲,斜陽慢慢落下,春光無邊無際。想起在月榭下攜手漫步,在露橋上聆聽笛聲。沉思往事,就像在夢里一樣,淚水暗暗滴落。
隋堤:隋煬帝時開通濟渠,沿渠筑堤種柳,后人稱隋堤。
柔條:指柳枝。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榆火:古代寒食節禁火,節后另取榆柳之火,稱榆火。
別浦:河流入江海之處。
津堠:渡口守望的土堡。
此詞創作時間不詳。周邦彥一生仕途坎坷,長期輾轉于各地任職。這首詞可能是他在京城或其他地方送別友人時所作,反映了他漂泊生涯中的羈旅愁情和對人生的感慨。
這首詞是周邦彥的代表作之一。主旨圍繞離別之情展開,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將羈旅之愁與離別之恨表現得淋漓盡致。其藝術成就頗高,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對后世詞的創作有深遠影響。
幾點疏雅謄柳條。江南煙草綠,夢迢迢。十年舊約斷瓊簫。西樓下,何處玉驄驕? 酒醒又今宵。畫屏殘月上,篆香銷。憑將心事記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紅橋。
濛濛花上霧,五月海榴紅。 幽禽哢晴晝,葉底聽惺憁。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
君恩如草。秋至還枯槁。落落殘星猶弄曉。豪杰消磨盡了。放開湖海襟懷。休教鷗鷺驚猜。我是江南倦客,等閑容易安排。
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枕障熏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停橈嚴瀨畫橋邊。水涓涓。鷺翩翩。午熱追涼,穿竹強留連。無奈日□□欲暝,吹短笛,*新蟬。家山只在水家源。隔云天。恨縈牽。愿得甘霖,逐日*歸船。惟有紫陽溪山月,隨著我,伴愁眠。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小圃初晴風露光,含桃花發滿山香。 香花對酒心無事,倍覺春來白日長。
隔林殘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 入夜莫愁迷下路,昔人猶在逐流螢。
芳草霏霏遍地齊,桃花脈脈自成溪。 也知百舌多言語,任向春風盡意啼。
山嶺依稀偃月形,數層倚石疊空青。 幾回雪夜寒光積,直似金光照戶庭。
惠施徒自學多方,謾說觀魚理未長。 不得莊生濠上旨,江湖何以見相忘。
野人心地本無機,為愛茅檐倚翠微。 盡日尊前誰是客,秋山含水有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