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遠河鋪感懷鄖襄之界
少年初北游,驚見十八灘。一水屈曲險,四面山巑岏。
壯歲使交趾,橫州涉烏蠻。險怪尤怖人,失指齏粉殘。
后經南劍峽,菡萏水石翻。鎮遠水更駛,仿佛滟滪難。
廣石昭平瀨,無亦伯仲間。今來印子國,遠河奔沸湍。
地理雖云異,氣象同奇觀。惟有漢水遠,出峽嶓冢山。
自嘆足跡苦,四方常間關。
少年初北游,驚見十八灘。一水屈曲險,四面山巑岏。
壯歲使交趾,橫州涉烏蠻。險怪尤怖人,失指齏粉殘。
后經南劍峽,菡萏水石翻。鎮遠水更駛,仿佛滟滪難。
廣石昭平瀨,無亦伯仲間。今來印子國,遠河奔沸湍。
地理雖云異,氣象同奇觀。惟有漢水遠,出峽嶓冢山。
自嘆足跡苦,四方常間關。
年少時初次北游,驚訝地見到十八灘。一條江水曲折危險,四面的山峰高峻。壯年時出使交趾,在橫州渡過烏蠻江。那里的險怪更嚇人,稍有閃失就會粉身碎骨。后來經過南劍峽,水石如荷花般翻涌。鎮遠的水流更湍急,仿佛像滟滪堆那樣艱險。廣石的昭平瀨,和它們也不相上下。如今來到印子國,遠河奔騰著湍急的水流。地理雖然不同,但景象都是奇觀。只有漢水源遠流長,從嶓冢山流出峽谷。自己感嘆一生足跡勞苦,常常在四方艱難奔波。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高峻的樣子。
交趾:古代地名,在今越南北部。
橫州:今廣西橫縣。
烏蠻:烏蠻灘,在橫縣西。
失指:指失誤。齏(jī)粉:粉末,比喻粉碎。
南劍峽:在福建南平市東。
菡萏(hàn dàn):荷花,這里形容水石翻涌的樣子。
鎮遠:今貴州鎮遠縣。
滟滪(yàn yù):滟滪堆,在四川奉節縣東瞿塘峽口,是長江三峽著名險灘。
昭平瀨:在廣西昭平縣。
印子國:不詳,可能是作者當時所到的一個地方。
嶓冢(bō zhǒng)山:在今甘肅天水與禮縣之間,是漢水的發源地。
間關:形容路途崎嶇艱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一生游歷四方,經歷了許多險灘奇景??赡苁窃谀炒斡螝v到印子國遠河鋪時,回憶起自己過往的游歷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詩人有機會進行廣泛的游歷。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回顧自己一生的游歷經歷,展現了大自然的險怪奇觀,表達了自身奔波勞苦之感。其特點在于通過多處險灘的描寫,營造出雄渾壯闊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賜環初就日,弛擔又逾年。老矣懷三徑,歸歟有幾錢。報君慚犬馬,戀闕望云天。但得鄰顏巷,寧論負郭田。
君不見波間蜃,吞吐樓臺倏千仞。君不見巖間蛛,四張羅網迷空虛。君子行善苦不足,小人濟惡才有馀。沉機伏弩絆飛走,變幻诪張何不有。術窮數盡來天刑,青冥白晝飛雷霆。君不見林甫剖棺檜丑繆,千秋永劫昭大戮。
耕桑本是吾儒事,不免饑寒智者非。出處自然皆有據,不應感念泣牛衣。
奴唱吳歌郎扣舷,明朝郎去有誰憐。恨殺吳山遮望眼,不見江頭郎去船。
龍游宮沼鳳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綿蕝草儀三日具,大亨饗帝五云交。執輿已信神為馬,和鼎寧容祝代庖。八月涼風張樂地,頌聲洋溢播云巢。
笑當年柏臺蘭省,四時風景孤負。歸來幸得身無事,底又匆匆朝暮。心口語。是傳癖詩臞,常把芳辰誤。夜來風雨。早練帨云飄,紅衣霞卷,香滴翠杯露。司花手,無限芳妍留住。凝妝為我延佇。姑仙綽約如冰雪,次第相從微步。天不妒。便失卻東隅,盡有桑榆路。人間塵土??刺A峰頭,花開十丈,吾老尚能去。
畏途戒十一,飲食玩死地。防患迷輕重,達者笑不智。古人慎寢食,愛生良有待。從來天下圖,不易無名指。甘飧冒物禁,中夕得顛沛。坐令妻孥憂,憊腹委如帶。賴知仙圣術,杳杳存一氣。船輕曉眠足,扣齒無馀滯。艱難眾所虞,君子謹容易。永懷青精飯,聊欲屏俗嗜。
文杏沙棠代代殃,露臺不作作阿房。古來堯禹卑宮室,不為丹朱與太康。
此去江頭只兩程,寒蒲解縛便橫行。無腸政要空虛腹,滿貯蘆花與月明。
移得孤根過洞庭,禁埤曾送佩珂聲。如今座上涼飆滿,一掃炎荒瘴雨清。
忽遇深山避世翁,居然沮溺古人風。老來一出為身計,不滿先生一笑中。
世人樂久生,固以生為樂。樂生必惡死,佛老均束縛。圣云夕死可,豈謂甘冥漠??揞佀熘翍Q,懷抱亦已惡。我生踰圣年,自省甚可怍。功名意頗厭,嗜好情更薄。生存何以遣,又不耽寂寞。鳥獸難同群,吾徒尤落落。古人或放達,縱酒以自托。儳然不終日,是非昧今昨。大哉死乎嘆,乘化聊一噱。
梅花信里見蘭蓀,釃酒刲羊慶德門。篋有端溪鴝鵒硯,贈君收取好貽孫。
浪說涵空未是空,一闌羅列幾巃嵷。世人若問空中景,此景從來是夢中。
鄰并端如約,追隨可判年。稻粱當富歲,魚蟹不論錢。春到花開處,霜馀橘熟天。清尊長嘯傲,滄海半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