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俸
袖手功名二十收,
乾坤何處不公侯。
釣臺昨夜因君舞,
舞破蓑衣未肯休。
袖手功名二十收,
乾坤何處不公侯。
釣臺昨夜因君舞,
舞破蓑衣未肯休。
閑散二十年,本已看淡功名,可世間哪處不是公侯顯貴?昨夜夢中釣臺因你而舞動,舞破了蓑衣都不肯罷休。
袖手:表示不參與、閑散的狀態。
二十收:指二十年已將功名之事放下。
公侯:泛指有爵位的顯貴之人。
釣臺:釣魚的高臺,這里可能象征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多年的仕途不順或對官場的失望后,選擇隱居。然而社會上的不公現象仍讓他內心無法平靜,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功名和社會現實的態度。其特點是情感復雜,通過意象和夢境來展現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理想與現實沖突時的心境。
天地運紐樞,
日月互輪轉。
激水寓化機,
回旋妙制展。
疾若風行車,
駛如駑戀棧。
深澗走雷霆,
浪花翻雪繭。
斗室小容舠,
盤磨大逾艑。
不假人力施,
疑有神功遣。
玉屑碾紛紛,
珠英霏剪剪。
竟日無停機,
一泓弄清淺。
昔人侈談天,
圜蓋識者鮮。
佛法怖眾生,
風輪象空衍。
求虛豈療饑,
適用等浚畎。
運行得自然,
手足少勞勉。
仰觀太虛中,
白云任舒卷。
一室閒居俗慮清,題詩問菊見高情。何如解帶花間坐,莫負秋晴送馬迎。
鄰菊初花粲可觀,花前棋局足盤桓。尋常無事宜來數,即過城東來卻難。
名器君司戒妄求,
倖門一啟國深憂。
請看三晉叨封后,
便有田齊亦效尤。
黃子氣蕭瑟,頗悟微言旨。
舉業冠本朝,先輩誰可比!
一第歸著書,十年期讀史。
痛絕鼎湖髯,南渡徵不起!
虜氛暗吳來,義旗空復指。
侯氏何多仁,慷慨同日死!
難弟亦捐軀,與子成連理。
為謝經術儒,通經固如此!
顧予生最后,
相去又臨川。
欠識先生面,
幸親令子賢。
典型端有自,
衣缽豈無傳。
德似君家好,
清修一節堅。
斐亭鐘斷后,南社復興時。
洗盞同鏖酒,傳箋快論詩。
春花侵曲檻,新月蘸平池。
獨倚飛峰下,無端感黍離。
幽亭臨玉沼,
芳草帶金塘。
石疊玲瓏巧,
花飄荏苒香。
油云翻濕影,
絲雨濺虛涼。
倚檻紆流覽,
天容蕩水光。
俯看人世,一漚起滅。失腳來游,夢入蟻穴。前身后身,獨臨兩境。左右見之,不雜其影。
眉目秀發,嫩木含春。風度凝遠,霽月洗云。
葉屋花房,玉堂金宇。我視睨睨,渠方栩栩。
余觀此老,神光渾圓,道骨粹剛。唾零功名,眼蓋侯王。何為須發滄浪,被此朝章乎。
豈非如茅容殺雞,毛義捧檄。但欲致慈母之一笑,安知有佳客之在旁也。
所以袖補天之妙手,秘醫國之奇方。獨游戲于富貴,如蝶棲宿于花房。
占百年之閑適,寄一夢于幽香。
千花百卉,金馬玉堂。麗風日之醇釅,遍雨露之恩光。遙增擊而栩栩,亦何異一丘一壑之相羊耶。
行行點點,問誰將淡墨,憑空灑遍。雪壓危橋,月暈閑庭,描寫春愁秋怨。蘆花港淺參差過,還認是、掠波歸燕。帶斜陽、時近南樓界出,一繩天遠。
總使懸針垂露,只模糊不辨,隸蟲符篆。寫上征衫,落到寒砧,可也寄封書便。驚弦任爾高飛起,原依約、晴川荒甸。最銷魂、暮雨朝云,吹墮平沙難見。
沙際開瑤館,
鑾輿幾度過。
日回雙闕迥,
云傍九陵多。
承露空仙掌,
沿階自綠蘿。
夜深清吹發,
猶憶舊鳴珂。
博得君王寵,羊車去又來。
金爐香篆裊,玉闕漏聲催。
春色桃腮妒,秋波柳眼開。
《霓裳》歌一曲,明月上宮槐。
碧水蒼山照眼青
始知朱邑愛桐城
重來二十三年后
猶有斯民眷眷情
春宵已闌更點急,煙柳濛濛露花濕。畫堂深邃樓閣寒,碧紗窗中月華入。早鶯百囀催朝陽,簧言綺語何鏗鏘。云飛雨敬夢初破,聞時滿枕梨花香。
聲宛轉,十三弦高指撥軟。宮喉徵舌多改變,圓于珠,細于線。
韻玲瓏,湘妃調瑟煙靄中。珠纓寶玦遽相觸,江風細響修篁叢。
或纖柔兮同彩縷,繡得輕煙纖微雨。或輕麗兮如彩毫,畫成曉景描春朝。
間關歷落意不盡,花中似索鸞皇饒。逡巡曙色浮林際,菊花毛衣金作袂。
一片蘇張俊辯心,長與春皇巧游說。
先生句法從江夏,
今代詞人孰比肩。
戲出小詩還會否,
要收萬斛作泓泉。
妙境天然畫亦難,
客來憑眺酒杯寬。
消沈王氣三龕佛,
浩蕩詩情入節灘。
伊水東流歸洛汭,
邙山北障少峰巒。
平泉金谷俱陳跡,
剩有名區得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