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心山侍御
扁舟暮倚荻花叢,燈影皤然照一翁。
明月此時千里隔,清吟昨夜一樽同。
人生南北真岐路,客計飄飖是轉蓬。
隴驛寄梅曾到否,年光又逐斗杓東。
扁舟暮倚荻花叢,燈影皤然照一翁。
明月此時千里隔,清吟昨夜一樽同。
人生南北真岐路,客計飄飖是轉蓬。
隴驛寄梅曾到否,年光又逐斗杓東。
傍晚,我將小船停靠在荻花叢邊,燈光照著白發蒼蒼的我。此時明月高掛,我們卻相隔千里,昨夜還一起飲酒吟詩。人生南北,就像岔路一般難以預測,我的行旅生涯如飄飛的蓬草般漂泊不定。我托人寄去的梅花是否已送到你那里?一年的時光又隨著斗柄東轉而流逝了。
扁舟:小船。
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生長在水邊。
皤然:形容白發蒼蒼。
樽:酒杯。
岐路:岔路,比喻人生道路的不同選擇。
客計:指行旅生涯。
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隴驛寄梅:陸凱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范曄,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后遂以‘隴驛寄梅’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問候。
斗杓:指北斗星的柄,古人根據斗柄所指的方向來確定季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漂泊途中,于某一傍晚停舟岸邊,觸景生情,回憶起與友人李心山的過往,感慨人生的聚散離合和時光的流逝,從而創作此詩寄給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意境悠遠,通過多種意象的組合和對比、比喻等手法,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仰口灣頭檞葉黃。漩心河畔蓼花香。朝撒網,晚鳴榔。一曲漁光唱夕陽。
紅葉青山水急流,思君不見下渝州。明年此夕游何處,謝朓青山李白樓。
西風吹石岐,鱗甲起深轍。借問去來人,誰是騎鯨客。
藕蒂嚼來殊解渴,荷香聞得亦忘饑。幽人不趁槐花課,收得西湖幾句詩。
不謁公侯,不疏貧賤,不求富貴榮華。不餐美膳,不敢厭衣麻。不發無明火燭,不著境、亦不思家。般般不,不忘師旨,爐煉自朱砂。逍遙真自在,清閑活計,云水生涯。對風鄰月伴,滿泛流霞。悟徹長生冬視,又何必、馳騁矜夸。將來去,祥云瑞靄,步步襯蓮花。
心寄禪林身轉徙,兩間愁入孤懷里。蘚碑凄黯掩斜陽,剩有吟魂長不死。
聞說君家多積德,高標善慶扁軒居。床頭書卷充梁棟,庭下芝蘭映玉除。一篆香煙銷晝日,半犁春雨樂耕鋤。欲詢世澤知何在,瓜瓞綿綿自有馀。
舉世重豪華,何人愛幽獨。達哉晉處士,遠心寄松菊。物理本尋常,道勝乃芬郁。前哲流其風,吾生踵其躅。貰酒箬水頭,援琴峴山曲。青錢掛高筇,紫團出深竹。籊籊渭之濱,猗猗淇之澳。徐徐柳外嬉,款款花邊肅。道義常交儆,聲利久不辱。燁燁長生桃,輝輝內光燭。觴詠集浮洲,形骸歸寓屋。逍遙本今夕,分?在明旭。
勿用區區嘆德孤,茫茫寧匪盡人夫。試詢乾父皆男也,可道街氓不圣乎。有我一堂分肺腑,同人千圣點頭顱。陽和未到冰難解,愿挈良朋共勉圖。
余所愛兮湘梅,植之兮堂隈。思夫君兮浙之湖,吟清淺兮句容裁。梅蘗素兮雪飛埃,欲從之兮勿余猜。
捧檄南行得奉親,君王真念老成人。江魚竹笱承歡處,無限丹心拱北辰。
郁郁亭前三四松,蒼髯疑是采芝翁。歸歟莫作終南臥,無限英雄落彀中。
孤鴻失儔侶,連翩洲渚湄。自知羽翮短,不與同奮飛。寄聲奮飛者,當慎子所之。煙波渺無從,云路迥難依。云路多鷹隼,煙波有虞機。昔與君別日,妾蠶初弄絲。何意時運傾,寒衣今已治。衣成向誰寄,冬雪旦夕飛。雪飛猶自可,時去端足悲。韶顏忌凋落,華志驚變衰。安得君子心,不隨年歲移。
風雨瀟瀟春事休,年光袞袞雪盈頭。榮枯莫說槐根夢,身世相看總置郵。
輦路春風錦繡張,裁紅剪綠斗芬芳。黃羅傘底瞻天表,萬疊明霞捧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