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溪樓制錦堂長興長官趙可齋新制 其二
古制宜藏巧,吾寧十目窺。
弗將青鏡掩,誰兆白鷗疑。
雁鶩方群散,罝罦各自施。
悠然機杼別,無愧召南思。
古制宜藏巧,吾寧十目窺。
弗將青鏡掩,誰兆白鷗疑。
雁鶩方群散,罝罦各自施。
悠然機杼別,無愧召南思。
古代的制度應隱藏精巧之處,我寧愿用多只眼睛去審視。不將青鏡掩蓋,誰會引起白鷗的猜疑。大雁和野鴨正成群散開,捕鳥的網各自施展用途。悠然間機杼之巧與眾不同,無愧于《召南》所表達的情思。
古制:古代的制度、規制。
十目窺:表示仔細審視,十目并非實指。
青鏡:鏡子,這里可能有象征洞察之意。
兆:引發、招致。
雁鶩:大雁和野鴨。
罝罦(jū fú):泛指捕鳥的網。
機杼:原指織布機,這里比喻做事的方法、心思。
召南思:《召南》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這里可能指《召南》所體現的美好情思、為政理念等。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長興長官趙可齋新制的箬溪樓制錦堂后,有感于其制度或行事風格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不同的為政理念和行事方式,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光明磊落、獨特行事方式的贊賞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來傳達思想,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制度和行事的思考。
我心誠匪鑒,遺恨在云壤。豈但身憂切,更余國慮長。九重終自悟,一飯亦難忘。只恐建炎詔,徒憐陳少陽。
荊棘荒涼繞故宮,梵樓突兀畫圖中。地連滄海何由斷,月墜青天不離空。螮蝀著檐秋易雨,蒲牢吼屋夜還風。越南羈旅登臨倦,書賦囚人日月籠。
有才不到青云前,無心常傍白云邊。白云青云若流水,魏公草堂今在此。嵐空煙斷鳥飛遲,雪里溪寒客路迷。庭前忽見幽香草,揚袂臨風折一枝。
三百年基數戰休,君臣束手愿歸囚。上天有命圣皇福,下國無謀賢相籌。笑我青蠅隨驥尾,看人滄海據鰲頭。此行幸見太平了,收拾琴書覓舊游。
一夜扁舟溯郁潯,霜威寒色最蕭森。南中久識埋輪使,臺上空懷相馬心。縱有聲名慚劇孟,敢言經術比陳欽。含毫欲擬班生頌,共勒銅標作楚吟。
此恨何曾關紫白,當時著雨下西樓。夢中不許丁香結,解卻開愁是落愁。
萬頃蟾光浸碧空,千門雁陣卷西風。高天霜露金莖外,大地山河玉鏡中。團扇欲辭清暑殿,胡床如坐廣寒宮。夜深誰唱霓裳曲,極目飛鸞大海東。
尋山何用過城西,屋后巉巖且共躋。高柳暖風初罷絮,曲闌疏雨不成泥。洛中雅自推三嘏,王所端寧止一齊。獨樂有圍今共樂,不妨詩酒日相攜。
門堤平野突崔嵬,幔屋深林石磴回。盛世行藏吾學圃,異鄉天地此登臺。馮軒五月涼風入,移席孤城返照來。急管暮催杯更進,醉翁非為酒徘徊。
歐洲大戰君釀成,歐洲大亂君忿爭。大戰方酣蟬蛻去,大地相看荊棘生。皤皤七十亦無那,嫁禍及人翻及我。一人多事天下危,謀士從來計皆左。
佳君住處在深山,高臥林扉日日閑。借問松間雙白鶴,何時相問到人間。
朝日開衙暮散衙,略無一刻及春華。偶過縣舍坡陀外,隨分春風領菜花。
春山雨后碧如苔,為問閒人幾個來。不去題詩巖下石,澗花紅白為誰開。
昨宵嫌凍雨,今日喜春風。野草浮新綠,園花結小紅。漸將農事動,無奈病魔攻。向晚登高望,江山杳靄中。
故人今在霅之濱,風雪孤篷未苦貧。二載溪頭見安道,一蓑江上覓玄真。飯烝菰米香生夜,被擁蘆花夢繞春。莫說江都錦帆事,蕪城煙雨正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