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威 其一
盛事推弘正,高才足雁行。
丹臺函姓字,石鼓筮文章。
管庫名伊呂,閉門讀老莊。
時賢零落盡,天壤一劉郎。
盛事推弘正,高才足雁行。
丹臺函姓字,石鼓筮文章。
管庫名伊呂,閉門讀老莊。
時賢零落盡,天壤一劉郎。
盛大的文壇之事首推弘治、正德年間,有才能的人足以并駕齊驅。他的名字載入了仙籍,文章如石鼓文般經典。雖身處低微之位卻有伊尹、呂尚之才,閉門專心研讀老莊之學。當時的賢才都已凋零殆盡,天地間只剩這一位劉郎。
弘正:指明朝弘治、正德年間,當時文壇活躍。
雁行:像大雁飛行一樣并行,比喻才能相當。
丹臺:傳說中仙人的居處,這里指記錄賢才的地方。
石鼓:石鼓文,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這里指文章經典。
筮:此處可理解為像石鼓文一樣有價值。
管庫:指低微的官職。
伊呂:伊尹和呂尚,古代著名的賢相。
劉郎:指劉子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明朝弘治、正德年間文壇繁榮,人才輩出。到詩人創作此詩時,當時的賢才大多離世。劉子威有才華卻未得重用,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子威的才華,感慨賢才的凋零。其特點是善用對比和典故,簡潔有力。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賢才的關注。
似霧中花,似風前雪,似雨馀云。
本自無情,點萍成綠,卻又多情。
西湖南陌東城。甚管定、年年送春。
薄幸東風,薄情游子,薄命佳人。
碧油推上客。有神機沈密,參運帷幄。威聲際沙漠。慶云飛川泳,和熏三白。霄淵敻鬲。甚探梅、也來相約。更誰憐久客,泥深穿履,棲棲東郭。
農麥。年來管好,禾黍離離,詎忘關洛。風高水涸。多少事、待韜略。看鵝池夜渡,黎明飛捷,兒輩愔愔未覺。便沖寒,鐵騎橫驅,汛掃六合。
靈鵲橋初就。記迢迢、重湖風浪,去年時候。歲月不留人易老,萬事茫茫宇宙。但獨對、西風搔首。巧拙豈關今夕事,奈癡兒、呆女流傳謬。添話柄,柳州柳。
道人識破灰心久。只好風、涼月佳時,疏狂如舊。休笑雙星經歲別,人到中年已后。云雨夢、可曾常有。雪藕調冰花熏茗,正梧桐、雨過新涼透。且隨分,一杯酒。
淮海波澄,湛桂影、半規涼月。又還是、中秋相近,垂弧時節。
綸誥飛來宸眷重,彩衣著處慈顏悅。注紫清、花露入瑤卮,瓊香滑。
揮羽扇,持旄鉞。鯨海浪,陰山雪。看威聲到處,遐沖都折。
沙溪遠標銅柱界,關河盡補金甌缺。慶君臣、千載會風云,看伊說。
澹氏人安在,縹緲九霄間。我來唯有石屋,周覽百尋寬。
一曲中分夷險,兩牖空光平布,滿洞貯清寒。高歌自堪仰,何必論金丹。
周賢士,知此意,薄秦官。一床一枕,依然猶伴白云間。
門外俗塵如海,門里道心如水,談笑足回瀾。此事無今古,不信叩崳山。
初鶯細雨。楊柳低愁縷。煙浦花橋如夢里。猶記倚樓別語。
小屏依舊圍香。恨拋薄醉殘妝。判卻寸心雙淚,為他花月凄涼。
山雨初晴,馀寒猶在東風軟。滿庭苔蘚。青子無人見。
好客不來,門外芳菲遍。難消遣。流鶯聲囀。坐看芭蕉展。
淺拂春山,慢橫秋水,玉纖閑理絲桐。按清冷繁露,淡佇悲風。素弦瑤軫調新韻,顫翠翹、金簇芙蓉。疊蠲重鎖,輕挑慢摘,特地情濃。
泛商刻羽無窮。似和鳴鸞鳳,律應雌雄。問高山流水,此意誰同。個中只許知音聽,有茂陵、車馬雍容。畫簾人靜,琴心三疊,時倒金鍾。
隱枕輕潮,拂塵疏雨,幽夢似真還斷。鶯雛燕婉,依約年時,花下試翻歌扇。
憔悴鬢怯春寒,慢掠輕絲,柳風如箭。甚陽臺渺邈,行云無準,楚天空遠。
應喚覺、當日琴心,祗今詩思,惆悵客衣塵染。釵留股玉,襪襲鉤羅,荏苒膩寒香變。
問訊多情,別后笑巧顰嬌,對誰長倩。但晚來江上,眼迷心想,越山兩點。
春晝永。接葉鳴禽相應。風定落紅香一徑。疏疏窗竹影。
寂寞年時酒病。遠笛悠悠吹醒。閑上層樓天又暝。云山青不盡。
淡黃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遙岑小。病眼不禁愁。闌干無數秋。
雁聲何處落。舊夢還驚覺。風重葛衣單。深山吹笛寒。
舉扇西風,又十載、重游秋浦。對舊日、江山錯愕,鬢絲如許。世事興亡空感慨,男兒事業誰堪數。被老天、開眼看人忙,成今古。
江上路,喧鼙鼓。山中地,紛豺虎。謾乾坤許大,著身何處。名利等成狂夢寐,文章亦是閑言語。賴雙投、酒熟蟹螯肥,忘羈旅。
凍痕銷夢草。又招得春歸,舊家池沼。園扉掩寒峭。倩誰將花信,遍傳深窈。追游趁早。便栽卻、輕衫短帽。任殘梅、飛滿溪橋,和月醉眠清曉。
年小。青絲纖手,彩勝嬌鬟,賦情誰表。南樓信杳。江云重,雁歸少。記沖香嘶馬,流紅回岸,幾度綠楊殘照。想暗黃,依舊東風,灞陵古道。
壺山居士,未老心先懶。愛學道人家,辦竹幾、蒲團茗碗。
青山可買,小結屋三間,開一徑,俯清溪,修竹栽教滿。
客來便請,隨分家常飯。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
吟詩度曲,風月任招呼,身外事,不關心,自有天公管。
翠羽低飛簾半揭。寶簟牙床涼似雪。窗虛云母澹無風,隔墻花動黃昏月。玉釵鸞墜發。盈盈白露侵羅襪。記逢迎,鴻驚燕婉,燈影弄明滅。
蜀雨巫云愁斷絕。羅帶同心留綰結。交枝紅豆雨中看,為君滴盡相思血。染衣香未歇。夜闌天凈魂飛越。正銷凝,一庭秋意,煙水浸空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