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璋
愛客常投轍,登盤必市鮮。
茶烹無色水,香煉不燃煙。
高十披先傳,稽勛拾舊編。
藤花繚閤子,點點綴青錢。
愛客常投轍,登盤必市鮮。
茶烹無色水,香煉不燃煙。
高十披先傳,稽勛拾舊編。
藤花繚閤子,點點綴青錢。
主人好客,常有賓客乘車來拜訪;招待客人,桌上定有市場鮮貨。烹茶用那清澈無色的水,焚香用的香料煉得無煙。高尚之士翻閱先輩的傳記,稽勛官收集舊的書籍。藤花纏繞著樓閣,那花如點點青錢般點綴。
投轍:車轍相投,指賓客來訪。
市鮮:市場上的新鮮食物。
稽勛:官名。
青錢:指藤花形似銅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拜訪皇甫中璋時,被其好客的態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主人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甫中璋的好客與高雅生活。其特點是通過日常場景描寫展現人物形象,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社交與生活風貌。
生計何須問,妻賢食有魚。因風培活火,借月讀殘書。詩少驚人語,門多問字車。退閑惟自適,不用惜居諸。
桑乾嶺上十八盤,赫日東出紅團團。回首平田樹如發,北去沙石何彌漫。青簾高低知客倦,勸汝一杯下前坂。馬蹄護鐵聲琮琤,帖石朱闌列危棧。度嶺林昏泊官驛,冰涌虛泥踰五尺。馬行猶知泥淺深,重車沒踝路莫尋。敝裘蒙茸蘇季子,兩足重趼行不已。一朝佩印何累累,列鼎腥膻夸國士。班生遠出玉門關,被甲夜度隨黃間。飛沙擊面燕頷失,晚望落日思生還。書生守株燈火勤,終歲不通南北鄰。一朝安車入關內,老不能言愿求退。
伶仃萬里度西陲,壯歲星星兩鬢絲。白雁來時思北闕,黃花開日憶東籬。可憐游子投營晚,正是孀親倚戶時。異域風光恰如故,一消魂處一篇詩。
燭花影簇小垂鬟,不待回眸意已關。漸近雞鳴如有失,明星落落一人還。
掃地焚香一室,孤燈細雨天涯。強刲欲愛諸業,自長薰修寸芽。
花溪雨過有樵風,出郭琴尊會瀼東。萬柳晴熏黃曲動,半篙云破綠醅融。醉吟正好追池上,嘯傲何嫌入竹中。此地春游多樂事,新知難值故交同。
漢家烽火在邊庭,才子西行獨請纓。自是寸心懷補報,也將孤劍學從征。天門久欲陳三策,沙漠今看論五兵。莫對泮林愁此別,他年還著錦衣榮。
銖衣珠珞寶花冠,宴坐翛然山水間。應為武夷泉石好,不殊海岸補陀山。
使君人物舊烏臺,天聽雖高力挽回。湖水欲平江為退,秋田未旱雨朱來。云隨黃鶴游何許,風滿南樓亦快哉。涼意入秋清可畫,月巖知有桂花開。黃鶴山前雨乍過,城南草市樂如何。千金估客倡樓醉,一笛牧童牛背歌。江夏水生歸未得,武昌魚美價無多。掉船亦欲徜徉去,古井而今淡不波。
已斷游方念,天寒獨閉房。禪期多疾廢,經誦老年忘。幾上惟香具,龕前有藥囊。鄉人皆敬愛,無不饋新方。
七月十日秋正來,漁翁夜上臨江臺。斜風細雨不歸去,若個玄真安在哉。
禪客忘機地,舂鋤爾亦靈。飛來萬點雪,巢破一林青。晚瀨明拳足,秋蘿退閣翎。山神護說法,吹斷草風腥。
一官辭謝冒嚴威,圣主恩深特賜歸。鶴發有緣重聚會,鹓班無分得留依。九重宮闕瞻天近,千里家山見雁稀。非厭廣文氈冷澹,恐教塵滿老萊衣。
講堂寂寂夜鳴蛩,苦為兒曹課日功。道體渾淪參太極,皋比冷落坐西風。研朱點易露華白,剪燭談經帳影紅。禮樂斯民開治教,閩中常袞蜀文翁。蘆葦西風雁影孤,凄凄涼氣入郊墟。鐵檠灼爍三更雨,道脈精微幾卷書。潘鬢星霜愁發短,韓堂風露故交疏。朝廷有道奎星顯,何苦蓬窗守蠹魚。
自君之出矣,七七懼談些。思君如秋螢,思盡隕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