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鄭大參凈慈雙井
山展鳳膺仍斂翮,東井碧通西井白。
井花婁欲策茶勛,長恨眼中無此客。
夔州病渴夜迢迢,阿段透云分湱湱。
胡為金錫卓山泉,小倚銀床問庭柏。
一杯盍為龍象供,數尋自是蜿蜒宅。
萬斛滔滔隨地出,九地茫茫不須擇。
淺清盈甃玉痕圓,深凈鏡空云影拆。
江淮行地自南北,河漢如人同血脈。
舉瓢高謝滄浪濁,吹簫去覓浮丘伯。
遂令天水不違行,洞明爻象元同畫。
更將康谷細商評,一笑自知肩可拍。
山展鳳膺仍斂翮,東井碧通西井白。
井花婁欲策茶勛,長恨眼中無此客。
夔州病渴夜迢迢,阿段透云分湱湱。
胡為金錫卓山泉,小倚銀床問庭柏。
一杯盍為龍象供,數尋自是蜿蜒宅。
萬斛滔滔隨地出,九地茫茫不須擇。
淺清盈甃玉痕圓,深凈鏡空云影拆。
江淮行地自南北,河漢如人同血脈。
舉瓢高謝滄浪濁,吹簫去覓浮丘伯。
遂令天水不違行,洞明爻象元同畫。
更將康谷細商評,一笑自知肩可拍。
山巒如鳳凰舒展胸脯又收斂翅膀,東井碧綠的水與西井的白水相通。井花水似乎想要為茶增添功勛,只恨眼前沒有懂茶的人。在夔州時口渴難耐,夜晚漫長難捱,阿段穿過云霧送來潺潺的泉水。為何手持金錫杖來到這山泉邊,微微靠著銀井欄詢問庭中的柏樹。一杯茶該供獻給龍象般的高僧,這數丈之地本就是蜿蜒的靈泉所在。萬斛泉水滔滔不絕隨地涌出,不用在茫茫大地去選擇水源。淺淺的清泉盈滿井壁,如玉痕般圓潤,深處清澈如鏡,云影仿佛被拆開。江淮之水在大地上自南向北流淌,銀河就像人的血脈。舉起水瓢,告別那渾濁的滄浪之水,吹著簫去尋覓仙人浮丘伯。于是讓天水之妙不違背自然規律,洞明爻象原來與畫圖同理。再將康谷之水細細品評,一笑間自知可以拍著自己的肩膀(得意)。
鳳膺:鳳凰的胸脯,形容山巒形狀。斂翮:收斂翅膀。
井花:井花水,指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婁:此處似有“似乎”之意。策茶勛:為茶增添功勞,指用此水烹茶效果好。
夔州:地名。病渴:口渴難耐。湱湱:水流聲。
金錫:僧人所持的錫杖。卓:立。銀床:井欄。
龍象:指高僧大德。
甃:井壁。
滄浪:《孟子·離婁上》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此處指渾濁之水。
浮丘伯:古代仙人。
爻象:《易經》中的爻辭和卦象。
康谷:可能是一處產水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鄭大參可能是詩人的友人,此詩為和友人之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文化環境,文人之間常以詩詞唱和交流。詩人或許在游覽凈慈雙井時,被泉水的清幽和周圍的景色所打動,結合自身的心境和對茶、對自然的感悟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以凈慈雙井為主題,通過對雙井泉水的描寫,展現了自然之美和品茶的雅趣。詩歌融合了自然景觀、文化典故和哲學思考,體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精神追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之作,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春風金裊萬年枝,簇白團紅爛熳時。宮女競思游御苑,大家齊奏圣人知。
玉壺傳箭咽銅龍,金殿當頭紫閣重。閶闔開門朝百辟,未央月曉度疏鐘。
慕名人似蟻貪膻。擾擾幾時閑。輸我吳松江上,一帆點破晴煙。青莎臥月,紅鱗薦酒,一醉陶然。此是人間蓬島,更于何處求仙。
問君石何名,君以石魚對。全身不似魚,背略似魚背。佳石皺透瘦,此石佳何在。主人指石言,萬事論大概。心中橫一魚,石即有魚態。況此魚之用,他石不能代。熱中請坐之,頓覺涼可愛。
迤?春明遠,風光入望賒。從聞仙子宅,自出帝王家。臨幸勞天步,鮮醲暢物華。回環浮碧落,杰構接飛霞。漫說銀河泛,虛聞博望槎。樓翔秦女鳳,地產葛仙砂。北闕崇瞻近,南山落照斜。不因時省俗,亦或訪桑麻。主貴應誰擬,宸游數未涯。何須千里駿,自有七香車。
兒騎牛,兒騎牛。兩牛渡水當中流,一牛帶犢臨沙洲。沙洲泥深沒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長繩墜手衣裹身,前者起顧后俯伏。牛背攲傾不自由,誰云穩比萬斛舟。待兒出險走平地,畫圖忽落東海頭。東海頭,飯牛之子曾封侯。
云水心常結,風塵面久盧。重尋釣鰲客,初入選仙圖。鼠雀真官耗,龍蛇與眾俱。卻懷閑祿厚,不敢著潛夫。
喜慍與榮枯,居之悉晏如。稍門多執筆,至老不拋書。常愧無能極,曾沾清論馀。秋風郭門外,雨泣望喪車。
黿鼉滄海賦,龍馬赤文書。
思來感格,肅雍不忘。禮儀既備,濟濟蹌蹌。潔蠲致敬,往薦其芳。交若有承,神兮孔饗。
洗馬橋頭籬竹邊,桃花零落菜花妍。微波榭畔波如鏡,祇見浮萍不種蓮。
心事芬芬流品勝,一生清友是梅臞??蓱z介甫交游盡,歲晚鐘山進二俞。
具美生名世,熙工職代天。規模在臺閣,風采著藩宣。大議方尊老,清時遽喪賢。無言桃李感,聞者共潸然。
秦筑長城城已摧,漢武北上單于臺。古來征戰虜不盡,今日還復天兵來。
錢塘此日停絲笮,鐵甕經秋臥錦袍?;⒈袝r驚仗鉞,魚龍無處避揮毫。湖頭寺擁三天竺,海上樓觀八月濤。百里蘭陵歸路近,西風那不醉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