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小窗開宴,草草杯盤具。歡喜走兒童,慶生朝、一年一度。
風光好處,恰是小春時,香泛泛,酒醺醺,一曲歌金縷。
吾今已醉,解作醒時語。千里念重親,望家山、云天盡處。
深深發愿,只愿早休官,居顏巷,戲萊衣,歲歲長歡聚。
小窗開宴,草草杯盤具。歡喜走兒童,慶生朝、一年一度。
風光好處,恰是小春時,香泛泛,酒醺醺,一曲歌金縷。
吾今已醉,解作醒時語。千里念重親,望家山、云天盡處。
深深發愿,只愿早休官,居顏巷,戲萊衣,歲歲長歡聚。
打開小窗擺下宴席,簡單地備好了杯盤。孩子們歡快地跑來跑去,慶祝這一年一度的生日。風景美好的時候,恰好是小春時節,香氣彌漫,酒意醺然,唱一曲《金縷曲》。我如今已經喝醉,卻還能說出清醒時的話語。在千里之外思念著父母,遙望家鄉,直到云天的盡頭。我深深地許下心愿,只希望能早日辭官,像顏回那樣安貧樂道,像老萊子那樣戲彩娛親,年年都能長久地歡聚在一起。
草草:簡單、不精致。
生朝:生日。
小春時:指農歷十月。
金縷:即《金縷曲》,詞牌名。
重親:指父母。
顏巷:顏回所居之巷,后用以指簡陋的居處,也表示安貧樂道。
戲萊衣:相傳春秋時楚國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穿五色彩衣,作嬰兒戲,以娛其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可以推測詞人當時身處異地為官。在生日宴上,熱鬧的場景引發了他對家鄉父母的思念,從而創作此詞表達內心渴望與親人團聚的心情。
這首詞主旨明確,表達了思鄉念親與渴望辭官歸家的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對家庭溫暖的追求。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親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陽。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觴。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愿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年來知己嘆飄零,誰唱離歌復忍聽。有恨空江芳草綠,多情落日故山青。云間征騎頻催發,花外流觴祗暫停。秪恐分攜愁不極,臨風長醉莫教醒。
雪未消時入旦評,才黃又屬傅巖人。暫分葉底藏身地,部領鶯花過半春。
相逢疑隔世,一別五經年。莫話鄉關事,難禁風雨天。尋尸來萬里,問道入重泉。拗折枯藤杖,沙寒且共眠。
獨憐游子未歸時,夜半無眠有所思。稚子弱妻風雪里,孤村心事夢依依。
銀河瀉冷滴枝花,云散香沈月色斜。中饋夜寒機纖恨,駕天橋斷斗牛嗟。眼前光景如驚夢,帳里音容似隔霞。風急飆輪人去遠,銀河瀉冷滴枝花。
有鶉不博禾三百,卻向枯河擲釣緡。他日陳平宰天下,如瑜翻作指囷人。
每到花時意況佳,漫疑春色在山齋。未模錦障歸高帳,且放芳茵布小階。為報深恩樓分墜,肯拚薄命骨同埋。綠陰何必秾華減,游侶還堪其寫懷。
手足甚親,志異出處。魋將為亂,子乃脫去。在污能絜,危而有慮。內省若斯,何憂何懼。
露華時為洗鉛妝,剪剪輕風透越裳。深院無人吹玉笛,秋千斜搭月如霜。
珍殽惟錯遠持將,賴有詩情合得嘗。明月擘蚶分瓦礱,晴霞浴鱟露珠房。鲗烏鱭白螺開靨,蚷紫蝦紅鰾挾腸。雁斷閩山歸未得,把杯猶憶少年場。苜槃朝日照蓬蒿,消得長吟賦老饕。喜見監州有螃蟹,未須學士議車螯。案鮭三九漫青韭,斗酒十千無白醪。應為近來詩思少,故將飲興發風騷。
白玉堂,黃金閣。簾卷薰風,階下翻紅藥。墻角黃薇花半落。宮漏沉沉,晝靜喧檐雀。算人生,何處樂。遇主遭時,日日沾恩渥。定知無福也難消,合把丹心,向日同葵萼。
溝水不成灣。壁上兵還。野藤拖影壓欄干。鳥自驚心花自笑,久偃旗竿。侵夕暮云寒。苔蝕荒壇。風砂坐起到更闌。大樹飄零諸象散,淚灑空山。
黃檗堂前吃棒去,大愚肋下筑拳來。若言佛法無多子,到底分明眼未開。
歲既晏兮孰華予?竊國者侯竊鉤誅。東方玩世成饑餓,南郭仰天似槁枯。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轍釜中魚。當時汾水樓船意,風起云飛盡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