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黃餉科游岳麓看禹王碑謁孔圣廟 其二
丹楓穿日灑陰層,搜壑尋幽處處登。
若悟安心原有偈,誰云游客不如僧。
湘流岳峙煙嵐幕,幡定風清梵貝燈。
興劇不知禽語夕,鐘聲樹杪隔林騰。
丹楓穿日灑陰層,搜壑尋幽處處登。
若悟安心原有偈,誰云游客不如僧。
湘流岳峙煙嵐幕,幡定風清梵貝燈。
興劇不知禽語夕,鐘聲樹杪隔林騰。
火紅的楓葉在陽光中穿透,灑下層層光影,我們探尋溝壑、尋覓幽境,處處攀登。倘若領悟了安心本就有偈語,誰說游客就不如僧人呢。湘江流淌、岳麓山聳立,被煙嵐籠罩,幡旗靜止、清風徐來,伴著梵貝聲和燈光。興致高漲時沒注意到禽鳥啼鳴已到傍晚,鐘聲從樹梢間隔著樹林傳來。
丹楓:火紅的楓葉。
陰層:層層光影。
安心原有偈:偈是佛經中的唱詞,這里指領悟安心的道理。
湘流岳峙:湘江流淌,岳麓山聳立。
煙嵐幕:被煙嵐籠罩。
幡定風清:幡旗靜止,清風徐來。
梵貝燈:梵貝聲和燈光。
樹杪:樹梢。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與黃餉科同游岳麓山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游覽中感悟自然與禪理,心境閑適。
這首詩主旨是借游覽岳麓山的所見所感,表達對禪意的領悟和超脫心境。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游覽名勝時的創作風貌。
沈沈戎幕罷傳杯,喚起秋風酒后哀。憤世途窮得蠻府,耽吟人老豈邊才。閒情巫峽云何在,往事吳淞水不回。可奈梅廳燈似月,宵來策杖一徘徊。
公車回首齊名日,黨禁寒心被錮年。共道滂膺關世變,豈知華管雜時賢。功名氣盡鳶肩外,詞賦魂銷鵩臆前。誰向不周山上望,吞聲帝座獨流天。
我雖敦詩書,何嘗習為將。事急適無人,馬箠偶一杖。瓜時當受代,豈免懷怏怏。登樓發長嘯,遮眼憎疊嶂。濠堂與鷗榭,恍惚夢欲忘。上書亟自劾,不恤天下謗。方將投江湖,物外肆豪放。獨來還獨往,意氣詎非壯。寸心照人間,皎若月初上。頹波既難挽,用舍貴有當。安能事纖兒,束縛作恒狀。
辭官聊自慰心魂,譫語還憐世議喧。憒憒寧馨難了事,龂龂賈豎枉爭言。中朝不省籌邊策,志士空慚食祿恩。扺掌談兵有人在,故山容我閉柴門。
母猿中寒死,活汝苦無方。其子抱母首,見之斷人腸。世間有情物,忽然異存亡。生者何以生,視天空茫茫。
酒薄才堪助斷魂,燈清猶自伴微溫。窗前天共邊愁闊,莫伴星河望故園。
照眼溪山月色新,不辭風露濕衣巾。千秋冷落龍州月,暫遣高樓作主人。
繞州常聽浪淙淙,一日橋成接要沖。布陣試馳飲江馬,傾城來看臥波龍。不愁野渡生春水,最愛中流數晚峰。怪底垂虹頻入夢,連宵歸思酒邊濃。
臨穴淪前誓,馀生負九原。窮山旋斂骨,瘴海獨銷魂。世短猶相失,神傷亦僅存。棄官如見許,終擬展松根。
手種梅花伴曲廊,蠻風瘴雨損年芳。乍看蕊大含春思,漸覺枝繁帶曉霜。驀地聞香魂欲返,惘然自醉意猶狂。閒愁閒想渾拋卻,一段凄清亦斷腸。
意起不能制,觸目生煩冤。遇物皆可憎,心火方自焚。軍書雖旁午,戰勝恃一勤。負手恣行散,霜日東更暄。悵然對梅花,落此半畝園。邂逅緣不淺,來慰羈旅魂。妙香忽相襲,會心即微言。與君交已久,寂寞幸見存。終當掃塵債,從子江上村。
有懷誰與陳,有恨誰與訴?肝腸深可惜,坐受塵土污。清輝發遙夜,皓月已徐吐。長天漸空闊,相見真成故。哀我落世間,沈沈抱幽素。古今不相接,萬感入遲暮。回光射吾膽,滌骨倒秋露。翛然委形骸,何異迷者悟。
南塘守薊門,上書論邊事。七害與六失,極之以四弊。所言誠曉暢,執政可其議。筑臺二千里,財用亦已費。號令既嚴明,器械猶犀利。不恃彼不來,恃我實有備。在鎮十六年,虜騎莫敢至。當時遣大臣,三歲一閱視。督撫不掣肘,諸將受節制。烏虖誰之功,江陵方在位。
臣官為創設,諸將所不顧。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
古人不朽處,端在歷困窮。精光難磨滅,厄極乃愈充。在彼實不幸,后世稱其工。我緣溺文辭,每思躡高蹤。異哉非人情,易地恐靡同。中年寄邊鎖,郁郁常填胸。謂渠如我今,意態必甚雄。何為苦求去,志在菰蘆叢。丈夫惜自貶,安能伍狂童。好收斗牛氣,吐卻滄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