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南頭目鄧從矩韻
南詔衣冠雅尚儒,墨兵半欲作先驅。
尖新水貼紅蕖蕊,清潤冰澄白玉壺。
袖有江山藏宿雨,囊無薏苡當明珠。
一聲長嘯開關去,萬里云程正遠圖。
南詔衣冠雅尚儒,墨兵半欲作先驅。
尖新水貼紅蕖蕊,清潤冰澄白玉壺。
袖有江山藏宿雨,囊無薏苡當明珠。
一聲長嘯開關去,萬里云程正遠圖。
南詔的人們向來崇尚儒雅的文化,許多文人墨客都想要作為先鋒。那新鮮的水貼如同紅蕖的花蕊,清澈滋潤如冰清玉潔的白玉壺。衣袖中仿佛藏著帶著夜雨的江山,行囊里沒有被誤認成明珠的薏苡。一聲長嘯打開關卡離去,萬里征程正適合去實現遠大的抱負。
南詔: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國名。
墨兵:指文人。
水貼:可能指某種裝飾或書畫形式。
紅蕖:紅色的荷花。
薏苡:植物名,這里用“薏苡明珠”典故,指被人誤解。
安南在古代與中原交流頻繁,文化相互影響。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與安南頭目鄧從矩交流之時,當時南詔文化發展,崇尚儒家文化,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當地文化的欣賞和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南詔的文化風尚,鼓勵人們追求遠大理想。其特點是意象優美,語言清新,用典恰當。展現了當時中原與南詔文化交流的友好氛圍,在文化交流史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春入荷葭塢亦奇,塢名不枉與天知。綠章并按閒池沼,豈但烏臺要勘詩。
唐末緇流空,休公崛然起。卑卑局晚調,兀兀吐玄旨。冥心師楚圓,苦思葉齊已。禪啟天竺詮,畫妙應真理。片言忤大帥,脫身錢塘汜。一缽游岷峨,逍遙入無始。
記青年充賦,曾射策,對嚴宸。便暮省朝臺,才離管轄,又掌絲綸。狂愚豈勝時用,幸扁舟歸去早知津。一任無錢使鬼,猶能有筆通神。交游萍水百年身。襟袂幾回分。正雪后花前,江東渭北,嗟我懷人。澶淵召棠成頌,肯推揚余韻頌莊椿。老矣甘心伏櫪,天衢行看翔麟。
吟思誰如黃魯直,一篇《演雅》絕新奇。老父欲覓寒蟲語,也有鳴秋幾卷詩。
獨立金鰲背,乾坤浩蕩間。遠吞四海水,低壓五州山。說法驪龍聽,忘機鷗鳥閒。乘槎如可問,吾欲款仙關。
握手京華道,相看又幾年。宦情從淡泊,鄉思共依然。滄海浮空遠,孤城落日邊。斗槎如可借,同覓閬壺仙。
舊國當年闊,暑風今日生。舟回溪幾曲,人臥月三更。
高竹臨水上,幽花在崖陰。以彼貞女姿,當此君子心。春陽不自媚,夕露忽已深。湘妃昔鼓瑟,悵望蒼梧岑。
每見詩文湖海上,前年相識北來初。客邊邂逅情何密,方外交游跡似疏。師喜已通三藏法,我慚未讀五車書。秋風欲赴云泉約,一榻清風萬慮除。
東風沛甘雨,百物一時好。江南桃李盡,紅紫到百草。道傍負擔子,寒食歸祭禱。念我淮上丘,三年不躬掃。
張樂依然近洞庭,春還島嶼盡浮青。天王正月開卿月,常伯文星是歲星。共紀甫申鐘岳瑞,仍看黃綺狎山靈。明光起草寅清業,不向揆初慰獨醒。
奼女精神似月孤,敢將容易入洪爐。人間縱道鉛華少,蝶翅新篁未肯無。
東家丘蓄緣何息,百里奚牛為底肥。自得三人雖損一,此心到處物無違。
于越稱上游,婺實文獻域。唐末何式微,宋南復中辟。太史雖儒宗,詞華蔚天植。惜哉掩藝成,端居圣門籍。
壯年猶記戍南荒,晚向空桐惜鬢霜。自竄豈甘作遺老,獨醒誰與遣重陽?菊花未見秋無色,雁信常遲海已桑。定有馀黎思故主,登高試為叩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