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心公寄畫山水
筆纖料得全無意,短短枯枝淡淡山。
細想江南何所似,蘭陵端不是云間。
筆纖料得全無意,短短枯枝淡淡山。
細想江南何所似,蘭陵端不是云間。
想必這纖細的筆觸全然沒有刻意為之,畫面上是短短枯枝和淡淡遠山。仔細想想江南像什么呢,蘭陵確實和云間不一樣。
纖:纖細。
料得:想必,猜測。
蘭陵:地名。
端:確實,真的。
云間:地名,今上海松江一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看到心公所寄的畫,由畫中的山水引發對江南不同地方特色的聯想,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對畫中山水的描寫,探討江南不同地域的特色。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意境淡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微之處的觀察和思考。
日長惟檢藥囊看,臥對花陰轉石欄。無病病時皆閉戶,不才偏稱此閒官。
花應嫌興淺,酒不負杯深。此意東籬外,還誰老圃吟。相扶秋有色,競傲雪同心。為笑桃溪蝶,霜前舞得禁。
紛來萬匯自紜紜,妙質憑誰運郢斤。物外遙探一真境,杯中淡裊七溪云。神馳碧落參遺蛻,土蝕蒼苔酹古墳。我已忘言惟佇立,法華飄處郁清芬。
使到燕臺好趣裝,馬蹄何日遇灤陽。捷書已報還師近,歸及秋原草未黃。
我愛淳安好,百方民力寬。役胥遵大義,訟牒上狂瀾。公賦爭先入,窮閻可奠安。從今滋向化,為政不因難。
本不事矰弋,未免執矢疑。客來非不多,益友每遠之。薰風時一顧,素抱誰與期。久要竹居叟,談詩能解頤。兩頰貯微笑,徑造觀我私。請解褦襶衣,相與舉近詩。
萬疾從口入,入必由乎齒。萬禍從口出,出亦齒所使。口與舌之間,惟齒相表里。我齒?復?,廿年堅如砥。今春一齒病,痛沿輔車起。有客載酒來,問字辨亥豕。哀哉不能言,應之但唯唯。一齒既違和,眾齒俱病矣。乃知一小人,足壞眾君子。我生懔兜堅,未敢哆兮侈。即于口腹間,亦未饕鮮美。豈曰慎疾乎,淡泊固宜爾。胡為造物慳,苦我以病癠。治之無奇方,拔之乃遺體。忍之復難安,伏枕思其理。二豎來黑甜,斤龂道所以。言我口舌間,出入俱不韙。出則飛詞源,倒流三峽水。上驚九重天,下亦泣神鬼。入更太不廉,腹笥萬金抵。淵淵十三經,浩浩廿二史。鄴架三萬軸,一一吸其髓。坐此采薪憂,?然牾且牴。我聞忽大笑,軒渠不能止。天地生我才,亦為讀書耳。我才在我身,與身相終始。食古與吐辭,實為天所啟。若欲祛此疾,除死而后已。揆之造物心,而豈宜有此。我言未及終,豎駭去如矢。醒來叩齒吟,勿藥忽有喜。
惜花彩筆為傳真,畫就還驚花有神。月照空枝無那夜,風飄殘萼奈何春。香魂應吊綺羅客,麗質終為蘭麝塵。一度看來一惆悵,未知誰是不愁人。
籬邊五色傲霜花,白酒黃雞不用賒。乘興即來酣即去,許家的的勝陶家。
余心不得已,靜想亦奚為。續命非關藥,勞形只是癡。百年同旦夕,轉盼忽支離。獨坐空長嘯,人天何太遲。
神女去云遠,名山依舊存。佩環空寂寞,巖壑閱晨昏。云木深藏廟,淮流直到門。無因停桂楫,和露挹蘭尊。
寧知是永別,七月有書來。即死還憂國,皇天亦妒才。世衰元氣散,君逝玉山頹。滄海垂綸客,冥心若死灰。
十里蒼崖轉碧空,出山云雨細濛濛。只因便是龍湫瀑,濺沫飛流逐晚風。
世事悠悠豈盡,人生汲汲多端。陶令欲歌歸去,貢公何事彈冠。多病閉門懶出,避喧終日高眠。惟可以君命竹,安能以兄事錢。
朝光正晃朗,涌塔標千丈。儀鳳異靈烏,金盤代仙掌。積栱成雕桷,高檐掛珠網。寶地若地沙,風鈴如樹響。刻削生千變,丹青圖萬象。煙霞時出沒,神仙乍來往。晨霧半層生,飛幡接云上。游霓不敢息,翔鹍詎能仰。贊善資哲人,流詠歸明兩。愿假舟航末,彼岸誰云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