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徐蘧如郡守
交游寧事索形骸,此日那堪悵別懷。
舟載民情波浩浩,鳥傳驪語韻喈喈。
邵江甘樹長留潤,銅嶺閒云得偶諧。
解組由來千古重,羨君我欲覓凡崖。
交游寧事索形骸,此日那堪悵別懷。
舟載民情波浩浩,鳥傳驪語韻喈喈。
邵江甘樹長留潤,銅嶺閒云得偶諧。
解組由來千古重,羨君我欲覓凡崖。
交友不必拘泥于外在形式,可今日卻難以忍受這惆悵的離別情懷。您的船載著百姓的心意在浩蕩的江波中前行,鳥兒傳來離別的話語,聲音和諧動聽。邵江邊上的甘樹長久地留存著您的恩澤,銅嶺上的閑云與您偶然相諧。辭官向來被千古看重,我羨慕您,也想尋找一方平凡之地。
交游:結交朋友。索形骸:拘泥于外在形式。
那堪:怎能忍受。悵別懷:惆悵的離別情懷。
驪語:離別之語。喈喈:形容聲音和諧。
邵江:可能是當地的一條江。甘樹:可能象征著郡守的恩澤。
銅嶺:當地山嶺名。偶諧:偶然相諧。
解組:解下印綬,指辭官。
推測此詩創作于郡守徐蘧如辭官離任之時。當時郡守可能因各種原因選擇解職,詩人與之交好,在離別之際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郡守徐蘧如的惜別與贊賞。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通過自然景象烘托情感。在文學上展現了送別詩的傳統魅力,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為官之道的思考。
周南留滯登封日,魯國逍遙曳杖時。海內時流今略盡,不知誰作蔡邕碑。
育王寺里分豆粥,何似戒壇風味新。儻入山中徑披薙,真能康濟自家身。
斜日照東壁,樂音紛滿堂。翠蛾啟皓齒,玉指彈清商。花前起舞青霓裳,弦將白雪聲繞梁。秋風洞庭叫鴻雁,春日高臺鳴鳳凰。晝刻苦短更漏長,寶篆香消銀燭光。君不見承恩飛燕來昭陽,天留一鑒吁可傷。
結綵為樓不用扃,角聲扶上日初明。龍駒河北王來覲,直入金門下馬行。
山中古寺秋陰,有客攜筇獨尋。歸來自可一榻,江南落盡楓林。
甚處青山,埋得了,拄天頑骨。空自笑,少年磨劍,酒天歌窟。干戈方起陳吳死,旌旗四展蛟龍悚。棹歸船勉強作高人,依花木。新來事,詩一束,今古恨,無從述。剩凄凄幾點,秣陵山綠。天海都教懸拍賣,乾坤只許吞聲哭。定何時倒峽滌長江,去亭毒。
日薄愔愔熱,江渾漫漫流。蟬為合尖響,燕作摻裾愁。棗熟成群打,禾登掃地收。展眉欣一飽,八月又防秋。
含章檐下眉如月。融酥和粉描疏雪。桃杏莫爭春。凌風臺畔人。如今千萬樹。零亂孤村雨。和雨滴瑤觴。歸來肌骨香。
夕陽欲下少行人,綠遍苔茵路不分。修竹萬竿松影亂,山風吹作滿窗云。
我則想、投盟泉石,我則想、舒嘯林皋。向三江、把釣絲,尋五岳、去游遨。原是那、野鹿山猱。志本在、長林茂草。天壤內、真樂陶陶。洗胸中、從來冰炭,百年事、吾休問,盡付與兒曹。
火爐床上平身立,便與夫人作鏡臺。
天人供養妙香凝,寶殿莊嚴得未曾。拜起清晨圍衲子,趺跏深夜影龕燈。此間真得安心法,世外初逢解事僧。別后神魂時一到,暫能藥我思騰騰。
東方曙色動,喔喔金雞聲。初唱疏星落,再啼斜漢傾。朱冠搖搖奮錦翼,飛出扶桑枝上鳴。生秉五德合陽精,司晨長是臨五更。氣雄將斗躍金距,馀勇未衰猶力爭。有客能鳴度關早,何人促起舞劍輕。朝來喧呼驅上樹,木末聲殘風露清。思婦因之驚遠夢,歸人不至感中情。感中情,向誰訴。人在邊頭音信無,幾回夢繞關山路。
盤桓長松樹,莽蒼歸薄暮。惟應門外山,見我蹇驢去。泠泠野水聲,候子莊山路。亦有東鄰僧,分臥清寒處。
相國門前柳未花,不多嫩綠便藏鴉。東風吹得濃陰合,散入都城百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