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雜詠二十首 其十一
山花歷亂雜蒿萊,
一度來尋一度開。
猿狖不曾離舊處,
笑予頻去又頻回。
山花歷亂雜蒿萊,
一度來尋一度開。
猿狖不曾離舊處,
笑予頻去又頻回。
山間的野花雜亂地生長在雜草叢中,我每來尋訪一次,它們就盛開一回。猿猴一直待在原來的地方,仿佛在嘲笑我頻繁地離去又頻繁地回來。
歷亂:雜亂的樣子。
蒿萊:泛指野草。
猿狖(yòu):泛指猿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常深入山林,對山間景色有著濃厚興趣。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平靜,詩人在自然中尋求心靈的慰藉和寧靜,頻繁往來山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間自然的熱愛和眷戀。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擬人手法的運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體驗。
馀不溪水涵綠蘋,微風吹波蹙龍鱗。看山蕩槳不知遠,兩岸桃花飛接人。溪回路轉松風急,竹林華房霞氣濕。忽逢道士頎而長,疑是韓國張子房。相期飄拂紫煙里,下攬滄溟浮玉觴。
才洗緇衣北地塵,未通南語粉先勻。本為脫貧多輾轉,纏頭偏遇故鄉人。
覺性靈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大觀如夢如幻,小視坐忘坐馳。學仙燒汞成灰,學書埋筆為冢。羨關尹喜見聃,愛希氏子瞻孔。寒儒賴有雪映,貧女那無績光。千眼今依佛閣,重瞳昔侍舜廊。康術鷹眼不化,處仲蜂目亦露。我自有觀人訣,汝勿為相祖誤。竹簡定隸古字,黑屏刻月蝕詩。嗜學心無止法,讀書眼有還時。入槐見蟻群聚,賦芧覺狙怒喜。脫離黑暗獄中,透入光明境里。自遣病魔病豎,不干藥上藥王。洗眼菊泉舊本,照懷蓉月新涼。浮云月之障礙,蒙氣日之翳膜。已把太玄覆瓿,更將三傳束閣。憂患長我意智,苦樂隨渠業緣。貴人銀燭按樂,書生紙裹見錢。
眼冷樽前舞袖紅,日長高枕自清風。功名擾擾平生夢,分付黃云一穟中。
紅塵車馬事紛紛,高眼何曾有見聞?竹屋夜深時聽雨,石床秋冷不生云。歸來每愛陶彭澤,漂泊誰憐鄭廣文?門徑年年芳草綠,擬將茲意問東君。
無情風雨最模糊,亂蕊經宵半萼無。飛片似分荊楚玉,淚垂如墮日南珠。孤飛未許窺鸞鏡,一曲難教唱鳳雛。為問劉郎曾記否,栽桃何處是玄都。
風雪年將盡,山林客未還。消磨塵世事,留得病身閑。
不見緒山子,年光忽四周。隨風秋夜夢,直到越江頭。
褪去喧囂塵色微,云邊椰綠斗霞緋。鬘天幻海紅初墜,瓊島驚潮白欲飛。華發三千臨澤照,仙槎一再與人違。杳冥久坐無神思,斑駁熒光點素衣。
僻處掩松門,知非更念恩。庭空從雀啅,山暖覺蜂喧。木葉靜如掃,茶花開正繁。蕭條歲云暮,倚杖自忘言。
浪跡山川信短筇,塵埃十載笑疏慵。聲華郢上推唐勒,詞賦云間識士龍。囊草云霞飛薜荔,劍花星斗濕芙蓉。無論咫尺神交易,不忝鐘期異代逢。
晚扶殘醉上岧峣,云水空明映碧寥。雨歇花畦紅冉冉,春歸麥隴綠迢迢。幾番游鹿還堪吊,一去冥鴻不受招。遠客登臨思無限,手摩蒼蘚認前朝。
徵書強逼上彤闈,退食長吟望翠微。漢室本緣三策重,門門真見二疏歸。朝廷司寇元持法,天下蒼生遽拂衣。趨陛履聲皇念切,夢魂能復五云飛。
詩人自情親,俗子極交淺。所以疏著花,即之風韻遠。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