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孟吉 其二
今昔總無悲與喜,
浮云萬事諒能諳。
肯將萬里烏蒙意,
來醉青山活水南。
今昔總無悲與喜,
浮云萬事諒能諳。
肯將萬里烏蒙意,
來醉青山活水南。
如今和往昔都沒有悲傷與歡喜,想來對世間如浮云般變幻的萬事都已熟知。你怎肯帶著遠赴萬里烏蒙的心意,來到青山綠水之南沉醉。
諳:熟悉、知曉。
烏蒙:指烏蒙山,這里代指遙遠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友人董孟吉要前往烏蒙這樣的遠方,詩人在青山活水之南送別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世事,心境較為豁達。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世事的超脫和對友人遠行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意境悠遠,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情感表達。
紅黑相將婦嫁夫,一年一度入丹樞。洞房深處真云雨,產個嬰兒一似渠。
供眼云山,落花門巷,清波一勺盈盈樣。年來怕近桂枝香,幾番錯認平湖浪。第四橋邊,第三亭上,曾攜小小閑吟望,這回雙槳駐多時,雨中聽盡秋荷響。
林塘鳴春鳩,忽忽過谷雨。繁紅多辭柯,綠甲半出土。魚欣荷錢青,鳥悅石發古。凌云思高臺,對日作獨舞。為生良支離,被命孰傴僂。悠然東風來,兀坐聽杜宇。
牽牛與織女,河漢有時渡。小姑綠發深,隔與彭郎語。流水去仍回,望郎郎不來。精神有相貫,形跡難相猜。年華朝又暮,江頭晴又雨。靈風吹斷磯,行人聽鐘鼓。
開到孤芳雪后姿。疏枝凍蕊總相宜。戀花心與蝶爭癡。細雨春回芳草路,東風夢醒綠楊枝。天涯回首好尋思。
落日荏平道,孤村未掩關。望中青隱隱,人說是陶山。
遠山數筆抹秋煙,闊闊湖波冷浸天。晚日未沉風漸起,蘆花狼藉滿魚船。
一聲啼鳥禁門靜,滿地落花春日長。
鄉關不住。謹依教語。脫身要歸去。何思何慮。略而分訴。任他魔阻。丹誠顯露。真心定處。云朋霞友聚。修行美事,在乎勤做。九轉大功數。無中要取。個中敷布。得瞻眉宇。可登云路。性靈昭著。神仙自是度。
的皪筠籠曉露濡,病中初見氣全蘇。風酣鶴頂寒生粟,日炫龍睛怒迸珠。不比金櫻擎翠籠,還同朱李薦芳壺。才疏羞對君家果,還有當年捷對無。
白露下庭樹,忽然天地秋。蕭條海上望,愴惻令人愁。世路日梗紛,干戈滿中州。王業豈不廣,居然如綴旒。嗟彼徇名人,尚愛關內侯。南琛效職貢,盡逐滄溟舟。印綬何累累,報國無良籌。獨有云臺子,深懷蹙額憂。
大隱在城市,清幽獨羨君。鑿池堪受月,架棟欲棲云。冠掛神羊影,身藏霧豹文。偶諳心所好,不是為離群。
相如元自倦為郎,五馬雙鞬也不妨。聞道枚皋方獻賦,可煩含筆待長楊。
隨天行止樂天真,嶺有舟航海有津。薇省衣冠殊念舊,石阡雨露頓更新。清詩自寫陶岑興,直道難趨衛霍親。聞說郡齋幽絕好,青松綠竹四為鄰。
東坡龍井回,題名塔磚上。豈期后百年,過者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