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盤隱別駕 其二
隨官曾讀頌中興,符竹將分第二燈。
一氣所鐘清似鏡,十成相肖澹于僧。
紅栽水玉不多日,碧數霧鬟無數層。
臺上只教猿自嘯,秦簫雖美弗同登。
隨官曾讀頌中興,符竹將分第二燈。
一氣所鐘清似鏡,十成相肖澹于僧。
紅栽水玉不多日,碧數霧鬟無數層。
臺上只教猿自嘯,秦簫雖美弗同登。
曾隨任官職時讀歌頌中興的文章,即將去分管地方事務如持符竹般。這人稟受天地之氣,清正如鏡;與他人十分相像,淡泊得像僧人。水中紅荷種植不久,遠處青山如霧中發髻層層疊疊。臺上只任憑猿猴獨自啼嘯,即便秦簫聲音美妙也不與之同登。
酬:酬答。盤隱別駕:可能是作者友人,擔任別駕一職。別駕是州刺史的佐吏。
頌中興:歌頌國家由衰轉盛。
符竹:古代帝王授予臣下作為憑證的信物,這里指代官員到地方任職。
一氣所鐘:指人稟受天地間的某種氣。
紅栽水玉:可能指水中的荷花。
霧鬟:形容山巒云霧繚繞,如同女子發髻。
秦簫:傳說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簫,后泛指美妙的簫聲。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推測可能是友人即將赴任地方官職,作者寫詩酬答,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和自身的志趣。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品質,同時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瓦屋家聲舊,榕溪物色新。囊攜梅嶺月,銓試杏壇春。應念東方老,誰云北阮貧。一官須努力,慎莫染風塵。
金鰲百尺勢崢嶸,云影泉光結伴行。我似云飛無定所,君如泉水在山清。依人轉覺他鄉好,懷古誰知逝者情。后之視今今視昔,不妨高處共題名。
攀沿日月窟,遂觀天地樞。搗金鑄豪英,摶糟醞庸愚。校量宿所造,報應無差銖。丁寧與世言,安分勿浪圖。
徹夜難安小閣眠,消魂入處尺書傳。緣知弱質支離苦,卻累深情宛轉憐。蠟燭有心偏暖熱,藕絲無孔不纏綿。分明一紙相思字,抵得清涼萬斛泉。
蜀山春動錦江流,水綠山青總是愁。愁絕不堪山上望,無人解與月宮游。
汝從燕馬去,我向楚州來。歸夢隨江水,離愁入酒杯。暫分鴻雁序,先到鳳凰臺。有約遲冬杪,齋頭看臘梅。
前年征塞北,今歲戍邊西。幾度占歸信,空驚烏鵲啼。獨夜登樓望,如聞笳吹聲。月明沙塞遠,何處是君營。庭前相送處,綠樹葉皆飛。借問南來雁,秋深夫可歸。
昨日因過竹院西,鄰家稚子隔溪啼。山寒水肅半黃落,無數歸鴉卜樹棲。
山村獨留客,此處記吾曾。云意隨簾卷,花香入簟凝。蛙潛欺社鼓,螢出亂漁燈。來拾蓮塘夢,幽尋水石朋。
梅綴雪。雪綴梅花肌膚愜。肌膚愜。豐姿濃態,瑩如玉色。歲寒期約無相缺。祥花不減晴空月。晴空月。依前消瘦,還共清絕。
不夜渾如夜,扁舟盡泊堤。風高驅浪立,雨重壓山低。云樹參差鳥,煙村遠近雞。晚涼天宇霽,依舊夕陽西。
臺疆肖彎弩,千里射潮汐。鯤身劈半環,小曲百里窄。團束內河流,明鏡安臺脊。少女逞狡獪,撼動天光碧。氣連滄海昏,險自洪荒畫。修鱗欲來游,骯臟鬐阻格。內河望鯤身,隱隱凸浮磧。朅來勿押侮,下逼蛟龍腋。
識子云溪上,天星已再周。故人今略盡,斯世果何求。得喪元相似,乘除豈自謀。初心幸無恙,馀事一虛舟。
愁霖經兩月,汎夜共扁舟。陰翳應銷盡,清光今滿不。誰開塵匣影,獨照酒船頭。佳客方同眺,微云且莫流。
趯倒葫蘆掉卻琴,倒行直上臥牛岑。水飛石上迸如雪,立地看天坐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