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明覺語
瀑雪一千馀丈白,
洞庭七十二峰寒。
當年若也收歸藏,
此錄誰知是別傳。
瀑雪一千馀丈白,
洞庭七十二峰寒。
當年若也收歸藏,
此錄誰知是別傳。
瀑布如雪花般有一千多丈潔白,洞庭湖周圍七十二座山峰透著寒意。當年如果把這些內容都收藏起來,又有誰知道這本記錄是特別的傳承呢。
瀑雪:形容瀑布像雪一樣潔白。
一千馀丈:形容瀑布很長。
洞庭:指洞庭湖,這里的七十二峰一般指圍繞洞庭湖的山峰。
收歸藏:將其收藏起來。
別傳:特別的傳承、記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山水時,看到瀑布、山峰等景象,聯想到一些文化傳承或記錄方面的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獨特記錄若被埋沒的遺憾。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象引發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巫山高。三峽峻。青壁千尋。深谷萬仞。崇巖冠靈林冥冥。山禽夜響。晨猿相和鳴。洪波迅澓。載折載停。凄凄商旅之客。懷苦情。在昔陽九皇綱微。李氏竊命。宣武耀靈威。蠢爾逆縱。復踐亂機。王旅薄伐。傳首來至京師。古之為國。惟德是貴。力戰而虐民。鮮不顛墜。矧乃叛戾。伊胡能遂。咨爾巴子無放肆。
君為別駕亦諸侯,近自邕州轉柳州。兄弟雙江分左右,蠻夷一旦識春秋。雕弓既在龍城出,銅鼓還于象郡留。東粵故人相憶甚,題詩應寄五仙樓。
閑齋白日靜,時至變鳴禽。凱風來自南,飄飄吹帶襟。談師本道流,窗下拂素琴。歷歷七弦上,泠泠發清音。唯有歸來曲,可以寫吾心。
霜天飛雁渡平湖,山鋪蕭蕭四望孤。一曲自歌還自聽,數杯誰酌與誰娛。登高擬蠟游山屐,掩徑空燒驀地爐。遙想嶺頭梅欲放,知君結伴有林逋。
誰道元龍傲,相逢意轉親。但教千日醉,莫笑百年貧。風雨能留客,煙花不負人。夜來占太史,星已聚荀陳。
山寺啼猿送暮鐘,琪林遠近隔云松。仙翁自嘯瑤壇月,知在羅山第幾峰。
千年一脈涓流渺,孤鶴橫空山色低。東望蒹葭隔煙渚,更堪薇蕨問夷齊。
羊生但著鞭,勿哭西州門。故有不亡者,南山相與存。
晉當胡運衰,厲世先黜陟。當時望塵友,有識所憤疾。云何祖士稚,不似劉越石。
攀蘿入深塢,云木晦以窅。言尋巢父蹤,絕境聽鳴鳥。晴煙紛羃歷,人家在林表。清露滴松間,微風獵荒草。振襟登屴崱,決眥眾山小。遙念幽居人,長吟隔叢筱。
餓莩北非載道,鬩墻歐亞幾家。利權終究是空花。殺人人殺汝,枉死者如麻。殷鑒昭然不遠,塞翁遠識堪嗟。海天秋色正清華。老人懶說話,遣悶聽箏琶。
昔年有約共投簪,回首紅塵白發新。物外煙霞逢野逸,山中風雨望佳人。好憑野鶴尋和靖,莫待山靈喚孔賓。遲暮不來松蔭落,飛柯恐解折車輪。
凄冽歲云晏,雨雪集晨朝。高眠適方起,四望但蕭條。遠氛白漫漫,風至林靄消。流潦冒荒涂,清川亦迢迢。遐瞻思莫窮,端居心自超。覽物思無托,即事且逍遙。
上元之來夕,有鴻自征羌。中丞三月俸,使者萬里糧。上言識區區,下言結不忘。書窮遞角見,朱提爛生光。冰雪滿衡荊,藹然自春陽。日來不飲酒,酒家無鹔鹴。亦復不啖肉,屠門毋責償。蹲鴟足飽饑,懸鶉有余裳。念欲返君嘉,友道非所當。西寺充檀越,東鄰佐貧喪。南陌飯苾芻,北渚成徒杠。以此無住施,為君彼岸梁。竊聆叔則言,載佩原思章。吾儒亦云云,毋使廉惠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