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里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
韓綽判官:生平不詳,當是杜牧在揚州幕府時的同僚。
迢迢:形容遙遠。
草木凋:一作“草木稀”。
二十四橋:一說為二十四座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中對每座橋的方位和名稱一一做了記載。一說有一座橋名叫二十四橋,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十五:“廿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后,……揚州鼓吹詞序云,是橋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
玉人:貌美之人。這里是杜牧對韓綽的戲稱。一說指揚州歌女。
這首詩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杜牧任監察御史,由淮南節度使幕府回長安供職后所作。杜牧在揚州時,與韓綽相識,對揚州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印象。離開揚州后,他十分懷念揚州的人和事,于是寫下此詩寄給韓綽。
這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獨特的意境和細膩的情感著稱。它描繪了江南秋景,通過對揚州二十四橋的聯想,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在文學史上,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他詩歌清新俊逸的風格。
青云覆嘉林,明月映珠津理絕有連氣,況乃在人倫。歷落帥生姿,禮食先一旬。采擷極玄史,詞賦落?璘。我生弱冠余,良游非撫塵。子為膳部郎,予入南成均。今上歲丙子,再見集庚辰。前后各傾展,言笑日溫新。家能造清酒,兒能娛父賓。昔是新相知,今為舊比鄰。上計邊越來,醉我鳳城春。笑謔不下樓,安知誰縉紳。契闊四五年,流思月相巡。予滿太常秩,子羆思江綸。日夕夢我歸,入門魂魄親。交手無別言,但問瘦何因。冠帶即延酌,易我以山巾。尺寸了不殊,形影若可循。世人言我汝,同心徒異身。今看巾幘交,益知頭腦勻。說夢未終竟,報我及城皞。歲寒冰雪中,松心竹有筠。三嘆此何時,滅沒旁人嗔。眼觀一堂內,夢見千里人。見交等形隔,臥托乃疑神。素車尚前語,迷途猶見遵。況我見為人,分明江海濱。立語卒不盡,且坐留飲醇。易巾果所宜,夢與形骸真。盍簪此為契,彈冠安足陳。
征斂無休日,斯人不永年。曾聞溪虎避,早見壁魚懸。頌碣留邊郡,銘旌拂塞天。九河一孤冢,愁絕海門煙。
百川晝夜流,萬折不能止。群山勢崩奔,終古乃在此。人生費推挽,三嘆中夜起。瀟湘有佳人,朗月鑒秋水。思之不可見,曠若隔千祀。相逢在歲晏,使我寢食美。又言當遠別,東去數千里。何由小躊躇,招招彼舟子。芥拾琥珀針,不言自相得。留君我無辭,送君我無力。愿君加餐飯,努力崇明德。江空馀深寒,出入慎扶翼。梅花照清潁,夢寐耿玉色。矯首東南云,金門幸回憶。
不惜黃金為買書,要令弦誦被鄉閭。圣賢事業千年上,經史文章萬卷馀。借送詎論鴟有酒,收藏長愛蠹無魚。他時許下成精舍,岳麓匡山恐未如。
小園數樹雜花開,零落無聲覆綠苔。休恨五更風雨急,明年春色自歸來。
我所思兮商顏之峰、首陽之岑。煙霞明滅澒洞不可極,但見迸泉颯颯飛雨愁深林。中有玄猿叫月,鳴鶴在陰。采芝行歌不復聽,食薇遠引終難尋。古來龍蠖皆有道,至人舒卷應無心。吾不能學蔡澤取卿相,又不能學季子多黃金。耦耕忘世志何潔,楚狂歌鳳譏已深。我欲還山發哀吟,天冥冥兮云陰沈。白石兮粼粼,流泉兮涔涔。拂商羽兮弦素琴,山之靈兮來賞音。彼聾俗之顛倒兮樂淫淫。骎骎吾將捐其袂、解其襟,脫蒼龍之佩、荊玉之簪。悵佳人于極浦,涕淋浪而沾襟。
病體霜前冷不支,東方欲曙月殘時。厭聞卡拉風行調,拊掌亭橋絕妙辭。量窄不堪浮大白,才疏深愧副相知。寄來自挽催生挽,宛似河梁惜別時。
壯年吟嘯巢由月,晚節吹噓堯舜風。兩鬢蒼蒼塵滿眼,東人猶未識髯公。
作吏風塵際,常懷隱遁情。偷閑頻謁告,厭俗擬歸耕。月幌留賓臥,花宮請客行。舊書空滿篋,一覽一沾纓。
養志必忘形,重義乃輕利。為問賢者誰,曾子昔居衛。正冠絕塵纓,捉衿露雙臂。曳屣一高歌,商聲滿天地。
手版西山聊復爾,角巾東第定何時。
泥滑滑,雨霏霏。雨深沒行路,泥濺游子衣。浣衣無人勿復道,天寒路黑將安歸。
座主門生四十年,江湖契闊幾風煙。同朝再接鴛行里,握手相看鶴發前。誤喜論詩追舊事,不知呼酒是離筵。老懷只作還山夢,輸與先生早著鞭。
掃地園心坐月明,粉墻疏影幾枝橫。何當攜卻兒和女,還向桃花樹底行。
當年一劍兩承恩,此日孤樽許細論。物換星移空想嘆,云搖雨散各飛翻。已教牛斗收沖氣,毋使蛟龍得去魂。舉目江頭秋浪闊,更添別淚染朝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