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侯貳守歸去來辭畫 其五
解印歸故園,行行循舊蹤。
扶老藉筇竹,流憩挹松風。
矯首蹤遐觀,湛然天鏡空。
烏兔奚逼人,飛走西復東。
丈夫貴適意,疇能困樊籠。
解印歸故園,行行循舊蹤。
扶老藉筇竹,流憩挹松風。
矯首蹤遐觀,湛然天鏡空。
烏兔奚逼人,飛走西復東。
丈夫貴適意,疇能困樊籠。
解下官印回到故鄉,一步步沿著舊日的蹤跡前行。扶著老人依靠著竹杖,走走停停享受著松間的清風。抬頭遠望,天空澄澈如鏡。日月為何如此逼人,匆匆西落又東升。大丈夫貴在順心如意,誰能被困在這樊籠之中。
解印:辭去官職。
循:沿著。
扶老:指扶持老人,也可理解為拄著拐杖。筇竹:一種竹子,可做手杖。
流憩:走走停停地休息。挹:汲取,這里有享受之意。
矯首:抬頭。遐觀:遠望。
湛然:清澈的樣子。天鏡:指天空。
烏兔:指太陽和月亮。古代神話中,太陽里有三足烏,月亮中有玉兔。
適意:順心如意。
疇:誰。樊籠:比喻官場的束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場的種種不如意,詩人或許看到了侯貳守辭官歸鄉的畫作,有感而發。詩人本人可能也對官場生活有所不滿,向往像陶淵明一樣歸隱田園,追求自由適意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歸隱生活的贊美和對官場的不屑。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部分文人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對傳統價值觀的反思。
身世漂流付等閑,向來感慨鬢毛斑。
喚船載夢西興渡,借屋盛書北固山。
開到黃花風漸銳,照殘清野月頻彎。
江流送我東來了,何日潮頭送我還。
白云最深處,屐齒破蒼苔。
借榻尋僧話,攜樽領客來。
禽聲喧竹塢,日影過花臺。
長嘯下山去,猶傾鑿落杯。
解衣坐虛窗,夜闌萬籟寂。
月出東南隅,照我樓半壁。
對影欲起舞,袖短不成拍。
浩歌慰心賞,歡聲動金石。
拊欄發長嘯,清風生兩腋。
吟聲鬼神悲,醉眼江湖窄。
吾自樂吾生,光陰似過客。
物我打一塊,天地失形跡。
山鶴從何來,點破春空碧。
我欲從之游,八荒隨所適。
戛然鳴一聲,云深何處覓。
盤中無活路,敗局幾番新。
好著輸前輩,危機遜后人。
靜邊閑袖手,窮處巧翻身。
黑白無分別,歸歟當自陳。
幾回吟杰句,破硯幾遭焚。
古道不復作,唐風猶可聞。
寒于梅傲雪,瘦似竹侵云。
近世無郊島,詩人數到君。
出處難為卜筮謀,植鰭無復轉巖求。
清風不度麒麟閣,明月空沈鸚鵡洲。
采石僅埋吟骨在,新亭猶帶淚痕羞。
書生慷慨談時事,未必膺門肯見留。
不著人間半點愁,每于勝處一憑樓。
吟邊只欠林和靖,坐上追思馬少游。
暈臉芙蕖酣薄暮,低眉楊柳拂新秋。
酒闌拍掌狂歌舞,自是忘機可狎鷗。
云兮云兮,變化有神靈兮。
卷起地下黃,飛去天上青兮。
仙人乘云天尺五,借我清陰覆赤土。
云間逍遙人間苦,年年苦時望君雨。
溪流何太急,畫槳去如飛。
詩壘才無敵,愁城醉解圍。
日斜帆影亞,風細樂聲微。
誤入桃源去,月明猶未歸。
兩過安禪寺,皆言尚未歸。
情知相見近,猶欲復來辭。
灘淺舟行澀,風輕雨下微。
白云回首地,天闊柳絲絲。
圖中想像晉桃源,問著桃源不敢言。
只道亂來無境土,誰知靜里有乾坤。
年深莫辨煙霞跡,洞古猶粘苔蘚痕。
吟杖懶隨劉阮去,漫尋春色到柴門。
吳江江上望,平處少波濤。
冬日思鱸鲙,天風落鳳毛。
二難并四美,獨立仰三高。
秀野曾招隠,清名不可逃。
鴈飛不到瘴江邊,別去而今又一年。
放下客愁非為酒,抬高詩價莫論錢。
從來富貴皆尤物,休把行藏問老天。
世味料君如嚼蠟,白云堆里且安眠。
小亭存古意,雅稱道家風。
池水鴨頭綠,山茶鶴頂紅。
內丹還九轉,法鼓叩三通。
若問希夷事,簷鈴語未終。
幾度徘徊對暮天,懷人珍重寄詩篇。
古今上下幾千首,天地中間八九椽。
喚醒吟魂歸濁酒,移將杰句上華顛。
南來諸老凋零盡,回首斜陽倍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