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敬庭舅詩扇寄壽依韻答之
家山縹緲隔崔嵬,玄鶴呼朋客未歸。
兩度岡城留拂袖,幾回楚國月翻衣。
憑將赤鯉來青玉,乍覺風光到紫薇。
何物磨人羞覽鏡,不禁清夢逐霞飛。
家山縹緲隔崔嵬,玄鶴呼朋客未歸。
兩度岡城留拂袖,幾回楚國月翻衣。
憑將赤鯉來青玉,乍覺風光到紫薇。
何物磨人羞覽鏡,不禁清夢逐霞飛。
家鄉在高聳的山巒那邊,隱隱約約難以望見,玄鶴呼喚著同伴,而我這游子還未歸鄉。兩次在岡城停留,瀟灑拂袖而去,好幾次在楚地月下,月光灑在衣上。憑借著書信從遠方傳來問候,忽然感覺美好的風光已到眼前。是什么如此消磨人啊,我羞于照鏡子,禁不住在清夢中追逐著云霞飛逝。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崔嵬:形容山高大雄偉。
玄鶴:黑鶴,常象征高雅、超脫。
岡城:具體地點待考,可能是詩人停留過的地方。
赤鯉:代指書信,古有鯉魚傳書之說。
青玉:可能象征珍貴、美好的事物,這里結合語境指書信。
紫薇:可象征美好的景色或時光。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詩人可能長期漂泊在外,遠離家鄉。在收到區敬庭舅的詩扇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安定但內心思鄉情緒濃厚的時期,借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思鄉與時光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悠遠,語言優美且富有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個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學素養。
湖邊細靄弄霏微,柳下人家晝掩扉。乘暖冬耕無遠近,小舟日晚載犁歸。
果核無殊性,惟榴有北南。紅榴滿天下,不似玉榴甘。
千金營可致,一句得應難。積債真無奈,成詩且自寬。冰皸窮朔漠,火瘴度甌蠻。不似山中好,歸歟遂掛冠。
案左攤書子細尋,俗緣全向靜中沈。三冬月色三更淡,一往詩情一夜深。勉向時途嘗學步,難將古調遇知音。當年自恃年華富,那想蹉跎直到今。狂風頓起吼庭槐,驀地驚人倦眼開。句得枕邊隨夢去,心從靜后觸思來。言能實踐殊關學,悟到虛元不算才。光射紙窗天欲曙,殘燈猶映讀書臺。
九州無地不胡塵,難覓名山老此身。屢劃鴻溝開鬼國,更移犴獄避祅神。論文競鑿中央帝,摶土先愚上古人。莫向武陵尋舊夢,桃花零落不成春。
海內弟兄燈火夜,天涯風雨芰荷花。酒酣按劍心千里,莫唱驪駒易憶家。
路出新鄉煙樹重,石橋曾別李攀龍。謾言謝朓驚人句,獨立秦高落雁峰。望望崆峒倚赤霄,廣成何日一相邀。鳳臺月出誰同醉,獨愛秦聲聽玉簫。薄暮登攀詩興孤,奚囊多少大秦珠。探奇不盡仍呼酒,自信精華絕代無。文旌西去感秋風,漢代豪華祇廢宮。靜夜搜奇心自遠,千年寶氣有無中。大道相攜五岳游,老夫共爾賦高秋。剩將石髓換仙骨,西指昆崙天盡頭。
畫堂金榜揭居仁,萬物知關念慮深。一點陽和從震出,助成天地發生心。
共傳修禊事,相命出郊原。花鳥何須眼,栽培亦自村。轆轤橫轉水,畚鍤削成垣。因看勞勞者,懸知圣主恩。日影迂龍轡,春光溢鳳城。繡衣乘暇出,翠幰逐空行。姑蔑金盤露,郎邪石首羹。簪纓雜巾褐,莫遣野人驚。駘蕩三春好,陂陀五里遙。篇章傳保傅,地主識嫖姚。壁上縣瑤軫,空中度玉簫。南塘無杜句,深愧故人邀。
霓裳妙舞對花叢,一曲山香扇底風。可是羊家張靜婉,小垂手態似驚鴻。
當年天子已蒙塵,中外安危寄此身。首建一言存社稷,獨鳴孤掌定君臣。丹心縱死還如鐵,碧血長埋未化磷。千載湖山留正氣,不須涕淚灑松筠。
九載妖魔亂,先朝寶訓垂。又逢年厄閏,復演卦重離。善禁刀能厭,神奸鼎共知。何三堪輔地,棼亂遂如絲。
砧杵誰家搗素秋,一聲聲度白萍洲。玉關蕭瑟紅閨冷,兩地看來一樣愁。
中歲幽期亦幾人,是誰長負故山春?道情暗與物情化,世味爭如酒味醇。耶水云門空舊隱,青鞋布襪定何晨?童心如故容顏改,慚愧年年草木新。后會難期別未輕,莫辭行李滯江城。且留南國春山興,共聽西堂夜雨聲。歸路終知云外去,晴湖想見鏡中行。為尋洞里幽棲處,還有峰頭雙鶴鳴。
一榼無時可醉吟,一藤隨處得幽尋。先須挽取銀河水,凈洗人間塵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