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二首 其二
君行路非一,君心千百岐。
檐前垂蟢子,空費腹中絲。
君行路非一,君心千百岐。
檐前垂蟢子,空費腹中絲。
你所走的路不止一條,你的心思也千頭萬緒。屋檐前垂掛著喜蛛,白白地耗費了腹中的絲。
路非一:所走的路不止一條,喻行蹤不定。
千百岐:形容心思復雜,想法很多。
蟢(xǐ)子:喜蛛,一種長腳的小蜘蛛。古人認為看到它是喜事的征兆。
《子夜歌》是樂府民歌,多寫愛情。此詩創作于南朝時期,當時社會風氣開放,愛情題材的民歌盛行。詩中女子可能處于一個愛情不穩定的情境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女子抒發對男子的怨情。其特點是情感直白,用比興手法增強表現力。在南朝民歌中,它是反映女子愛情心理的典型之作。
天王出震寰海清,奎星燦燦昭文明。詔令郡國貢多士,大張珠網羅群英。
皇情孜孜終不倦,日斜猶御金鑾殿。宮柳低籠三月煙,爐香飛入千人硯。
麻衣皎皎光如雪,一一重瞳親鑒別。孤寒得路荷君恩,聚首唯言盡臣節。
小臣蹤跡本塵泥,登科曾賦御前題。屈指方經五六載,如今已上青云梯。
位列諫官無一語,自問將何報明主。應制非才但淚垂,強作登歌歌舜禹。
蘭清時雨和甘棠,石壁洄瀾映塔光。
陸羽茶泉金鼎冷,右軍墨沼兔毫香。
龍潭徹底明秋月,鳳頂當空背夕陽。
乘得綠楊春曉興,玉臺井畔泛霞觴。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傳修成乙夜開。
天子遠酬丹詔去,高僧不出白云來。
眉毫久別應垂雪,心印休傳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見,未妨西上一浮杯。
夏滿辭京寺,終南路有松。
月高緣白閣,葉盡到中峰。
漱齒泉飄錫,冥心露滴鐘。
長安如不去,期與鹿相逢。
南過高車嶺,川原似掌平。
峰巒開畫障,畎畝列棋枰。
帝女柔桑綠,王孫野草生。
提壺催我醉,戴勝勸人耕。
商嶺堪攜妓,丹河好濯纓。
蓋圓松影密,鞭亂竹根獰。
勃勃畬田氣,磷磷水硙聲。
野桃誰是主,山鳥不知名。
欲舞寧無蝶,思歌亦有鶑。
官閑春日永,擔酒此中行。
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
朝云出如嘔,暮云歸如吞。
大塊氣不死,茲為玄牝門。
怪石擁左右,勢若?虎蹲。
旁行數十步,漆黑不可捫。
安得鞭燭龍,為吾前馳奔。
尋盡神仙窟,一一知其源。
古縣日初沉,軺車忽見尋。
不將遷客累,方認故人心。
無酒銷寒漏,挑燈聽遠砧。
郟郊千里路,并轡未妨吟。
科名長恐辱同年,許國丹誠皎日懸。
謬掌斯文雖未喪,欲行吾道即無權。
謝公留滯蒼苔院,潘岳征行落葉天。
引重力輕深自媿,強酬詩什益凄然。
一夕衡門獨自開,雨陰深巷少塵埃。
酒醒風傍池邊起,坐久月從花上來。
何處夜歌初欲斷,四鄰春夢未知回。
因思此興無人共,時復孤吟步綠苔。
人生七十為鬼鄰,已覺風光屬別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謀泉石養閑身。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見陳。
寄語姑蘇孫刺史,也須抖擻老精神。
圣君宵旰念生民,重命甘盤秉國鈞。
引馬但傳三刻漏,喘牛休問四時春。
羹和舊鼎黃金鉉,雪壓新堤白玉塵。
應念前年獻詩客,謫官無俸不勝貧。
力疾奉期謁,歸來倦送迎。
老為儒術誤,瘦愛道裝輕。
羅藥幽香散,移琴細韻生。
晨餐漸有味,筍蕨倍關情。
東風初暖酒難銷,五馬行春罷趁朝。
道畔棠陰同召伯,堦前蓂莢別唐堯。
下車正是嘗新筍,得句何妨寄舊僚。
預想郡齋公宴處,桃花凝露柳垂條。
雨過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韶光銷欲盡,野色望來新。
天末迷藍嶂,江湄亂曲塵。
重楊難認影,幽鷺莫藏身。
遠接天開幕,晴和草展茵。
明時四郊靜,凌亂踏青人。
除夜在天涯,共君同憶歸。
夢中傾壽酒,堂下著斑衣。
臘雪通宵舞,梅花到處飛。
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